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88踏浪湾,从赶海听涛开始》最新章节。
其中,有两人因先后问题而发生了口角,但被工作人员喝斥后,他们又很快平息了下来。哪怕计划经济过去这么多年,供销市场的工作人员依旧很威风……
“唉,闹得跟打仗似的……”
目睹一切的蔡裕康略感汗颜,但这没办法。这个时代生产力有限,很多东西都是定量售卖的。
不抢?
那就没得买!
蔡裕康选了个僻静的角落,没再关注排队称粗盐的村民,转而观察起购买精盐的。然而,供销市场盐柜前,海冠盐销售的情况比蔡裕康想象中好不少。
每十个村民,有六个愿意买海冠盐!
这或许可以从距离上解释。
洪梧村离海涌村比较近,大部分村民都听过海冠盐这个品牌。在面对六分、八分的价格差距时,他们当然更愿意购买海冠盐。
但,这或许就意味着——
离海涌村越远,海冠盐的销量就越差。
继续观察半小时后,蔡裕康便骑车离开了。
本来,他想等傍晚前再去临近的【墨龟村】转一圈。但现在看来,他还不如立刻出发去【墨龟村】,将傍晚的时段空出来,提前去更远些的【竹丰村】。
骑车路上,蔡裕康思忖着大舅李海冠的计划。
“提价卖到三毛八分,比我想象中难度更大啊……”
“早知道,当初就不吹牛了。”蔡裕康皱紧眉头,默默叹了口气,“大舅都难搞定的事情,我竟然还敢信誓旦旦地答应。”
目前看来,离海涌村近的村子,海冠盐尚能通过价格优势拿下市场。但离它远的村子,估计就难了……
蔡裕康很难想象,如果自己直接将盐柜中海冠盐的价格,改成三毛八一袋会怎么样……遇上素质差的,估计会直接吐唾沫;遇上素质一般的,肯定也会被骂几句神经病。
素质好的,估计都骂都懒得骂,调头就去选其他两种盐。
一旦改价引起消费者不满,就算海冠盐再将价格调回来,估计也不再能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的村民愿意买单。
“这事,还真不是一般的棘手……”
“难怪大舅愿意在事成之后,倾斜资源支持我。”蔡裕康眯了眯眼,咬紧牙关。
墨龟村离洪梧村不远,很快他就到达了村市场。
墨龟村的小市场,远不如洪梧村的供销市场气派。小市场中,大部分人都只是支着小摊子,零零散散的摆在地上。只有一家红砖店铺,看起来比较正式。
食盐就在这家铺子中售卖,价格与洪梧村供销市场标的一样。
观察了一个多小时。
蔡裕康发现,墨龟村跟洪梧村的情况相似,平均下来会更好些,十人中有七人选了海冠盐。可能,墨龟村村民的平均收入比洪梧村的更低一些吧……
直到九点多,墨龟村市场都快空了,蔡裕康才紧锁着眉头,摇摇晃晃地骑车回家。
“结症结症……结症在哪呢?”
“明明海冠盐质量更好啊……但这个点,难道其他人不知道吗?”蔡裕康迷茫地望着眼前的土路。
这种事情,他光自己一个人想是没用的。还得去找不买海冠盐的人问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