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金主》最新章节。
窗外是正在吐着嫩芽的梨树,不远处的梅花残瓣静静的落在墙角。
李若冰虽然很会搞气氛,这次很文静,有意无意的总是瞧着陆年,含情脉脉的眼神不停地撩拨着陆年。
陈道铭主动当起了活跃饭局气氛的人,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自己戒烟的痛苦,一边频频举杯敬酒劝酒陪酒,很快饭局热闹起来。
先不聊正事。
也不聊私事,关系没那么熟。
陈道铭冲陆年比了一个大拇指,搂着身旁的李前行,目光瞧着众人,笑道:“陆年是这个!领导英明,今年放宽了文艺投资,允许外资进入。说是外资其实就是港岛、台岛资本,两岸三地文艺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其中陆年贡献不小啊!”
华尔街资本才不会对孱弱的華国文化产业有兴趣。
赵建民笑着附和:“冬去春来,華国文化产业的春天要来了!陆年先生果然是卓越的投资人,见识长远,也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一波暖流!”
陆年谦虚道:“我哪有什么功劳,是领导有魄力,开放是大潮流。”
众人很想看陆年表现,主动架台,请陆年以一个“在美生活多年的華国人”讲一下美国那边的文化产业情况。
陆年喝着可乐,也不谦辞:“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咱们这边的文化产业是手工作坊式的,还不如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那边的文化产业是现代化的,是体系化的、流程化的、工业化的。”
“以电影来说吧,那边大导演也不少,但大部分电影都是监制负责制,这监制可以是导演、演员、编剧或者投资人。监制的视角,电影是商品是产品,是给大众娱乐的不是教化大众的。”
“咱们大陆这边的,市场化还不够,把电影当艺术品,想搞得完美无瑕,好像电影只有艺术品这一个属性。”
赵建民道:“那边电影也搞意识形态的,不能说完全没有。好莱坞电影的那些价值观是潜移默化的教化大众,这点我们确实要学习,怎么把教化大众做得润物细无声,之前的路子需要改革。”
李学建不解:“不把电影当艺术品,不尽心尽力,电影作品能好吗?”
李学建的电影理念很简单:心诚!尽心尽力的把电影拍好,得让观众看到好的作品而不是糊弄的。
陆年道:“这边手工作坊的电影,质量难以把控。市场不是一刀切,好莱坞20%左右的电影也是艺术性第一的。”
“我们这边,比如电影英雄,我看国内主流的媒体都在骂张艺莫拍的差,这是以90分的伟大艺术作品来要求的。在外边,在美国,这部电影的评价很高,这是以70分的商品标准来要求的。”
“说得好!”陈道铭是电影英雄的主演,电影在国内骂声一片他也不开心。
陆年接着道:“电影不是一个人的事,肯定得有所取舍。商业大片是市场主流,肯定不能以90分标准要求,有80分很不错了。”
当前舆论的话语权还很集中,尤其集中在重艺术性轻商品性的“文艺人”手里,華国电影的媒体氛围很差。
当然,影评人可以决定一部电影的口碑,决定不了票房。很多观众花高价进电影院就是看大片看巨星的,才不管艺术性怎么样。
李前行疑问:“如果最懂电影的导演不负责整部电影让监制负责,电影的质量能保证吗?咱们这边电影市场还很小,还没工业化体系化。”
陆年连连点头:“李导演说的这个问题很关键。咱们这边一段时间内确实不能普遍实行监制负责制,那会严重影响电影质量。”
“从手工作坊到工厂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在未来十年完成这种升级。为此就需要先部分实行监制负责制,而且我们要能容忍失败。”
在陆年看来,电影这个东西没那么玄乎,只要方向正确、不怕失败,那么一定会制作出越来越好的东西。
导演负责制是电影风险最大的运作方式,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陈凯旋,但凡陈凯旋不掌控一切只负责导演工作的电影都不错,陈凯旋负责一切的电影都会变成个人主义色彩浓郁的自娱自乐。
众人点头,明白陆年什么意思了,颠覆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赵建民表态支持陆年的思路,电影市场繁荣了也是他的功劳,他才五十来岁可不想在这个位置上退休。
李前行也认可,反正他也到退休年龄了,无论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还是别的,他都乐意看到陆年在电影行业撒钱。
陈道铭不用表态,他现在话语权不大。
李学建见局面良好,提议中午就吃到这,大家喝会茶。
喝茶聊正事。
几个女人在另一房间喝她们的茶。
陆年向赵建民等介绍他的“两条腿走路”计划,培养青年电影人的新枝计划得到大家的一直肯定,纷纷表态愿意加入进来。
有这个计划,傻瓜才拒绝呢!
众人都是聪明人,陆年不找影协谈这事分明是想把影协放到一边,但又找影协副会长李学建负责并邀请影协的两位副会长,显然是想以此构建自己的圈子!
陈道铭很积极,他也想进步,这届影协副会长没他的份让他很失望,既然在这个圈里混谁不想更进一步。
试想,多年以後的一批电影中坚人都受益于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