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金主》最新章节。
收获很大,日桑动漫的丰富性和广泛性给了陆年很深的印象,似乎这个国家人手一本漫画书在看,大议员也搞“漫画迷”人设。
日桑将近一半的电影票房是动画!这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
日桑的文化输出主力是动漫和游戏。
为什么?是日桑不想输出别的文化产品吗?研究之後陆年认为,这是在当前世界格局下的“无奈之举”、“明智之举”。
欧美主导的世界,东方人为主的影视肯定在全球市场成不了主流。文化的差异可以通过“耦合”弥补,人种的差异怎么做?混血儿?
日桑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很成功,这是唯一成功的道路吗?
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在哲学上存在的某种道路可能,在现实上是不通的,陆年不会进入这个误区。
“动漫和游戏,是華国文化产品在全球成功的唯一道路!”
陆年把此定为新年公司战略,文学、影视、时尚这些优秀的作品也许会在全球有一定的市场但不可能取得主流层面的成功。
动漫和游戏,以日桑为师!
文学谁都不用学華国文学本来就不差,时尚学欧洲,影视学美国。
学习从“山寨”开始,鲁迅先生所言“拿来主义”!
拿来不是为了变成他们,肯定是要“本土化”的,我们还是我们。但在掌握之前就试图“本土化”是很愚蠢的,这个教训历史上太多了太惨重了。
日桑最大的漫画周刊是什么?
陆年看着手中的《周刊少年jump》,脱口而出:“我靠!质量这么差!”
这就是大名的造就了一众经典漫画的杂志?纸张堪比乡村厕纸,灰蒙蒙的印刷糟糕无比,拿这卖给热爱漫画的人?这也太离谱了!
陆年从未见过如此糟糕的书,这还不如报纸呢!
当地一个熟悉日桑动漫的華人笑道:“为了便宜,价钱贵了学生们买不起,这一本才240日元!”
张伟咂舌:“才240日元?这20華元了吧,国内彩色精装书也没这么贵!”
别说20元,就是一本书5元国内的学生们也消费不起。
那華人道:“不是这么比的。日桑人均产值30万華元,華国人均产值1万華元,按照比例换算过去,这一本书在華国大概是6毛钱!”
陆年点头:“这么厚的一本漫画书,如果在国内是6毛钱,大家都消费得起。”
6毛钱,是很多乡村中学生一顿饭的钱了,按照“喜欢可以为之饿一顿”的标准来说他们能消费得起。
如果是按照城市物价来定价,那很多乡村中学生们消费起来就困难了,人一天不能一顿饭都不吃。
華国大部分孩子们还是生活在乡村的,他们大部分未来会在城市生活,他们是大多数,他们决定未来華国的文化市场有多大。如果他们没有喜欢看漫画的习惯,那么華国动漫产业就没足够广泛的本土市场支撑。
张伟摇头:“6毛一本?1元一本都亏死!就是不考虑运输成本、销售成本,1元也印不出这一本书!废纸一斤都几毛呢!”
如果销售商不赚钱,这书铺不到全国。要让销售商赚钱,那么给销售商的价格就得市场售价减去销售利润和运输成本。
陆年问:“这样一本书铺到乡镇,正常成本是多少?”
张伟下沉到乡镇调研过一段时间熟悉情况,当即算道:“运输成本5毛到1元,偏远地区成本更高;销售利润得保证一本1元到2元。那么我们给销售商的最低价格就不能低于2元到3元!”
也就说,哪怕新年公司把印刷成本去掉,这一本书售价也不能低于2元!
漫画周刊不同于一般的书,它是连载的需要一直购买的。
陆年沉思,定价不能低于2元,这意味着大概只有二三成的乡村中学生可以每周消费得起。这二三成的人数不少了,三倍于日桑中学生数量了。
“唉!”陆年叹息,好像只能如此了,现实就是这个情况,个人力量有限,砸钱也得遵循市场规则。
张伟激动道:“别忘了我国还有很多城市学生!3元的定价也有二三千万可以消费的学生!二三千万啊,十年之後就是二三亿的动漫消费者!日桑才1.2亿,动漫消费者也就五六千万,咱们要真有二三亿的消费者,咱们无敌了呀!”
陆年道:“国内的漫画文化还在起步,在做得好的情况下,这二三千万学生大概会有三成养成阅读漫画的习惯,也就是六百万到九百万。”
十年之後有六千万以上的动漫消费者已经很厉害了。
陆年觉得会比这更多,華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今年消费不起的学生明年未必,四年後大部分会消费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