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贼开始

第370章 缺粮(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山贼开始》最新章节。

赵坤蹲下身去,看到赵元已经死透了,这才喘着粗气站了起来。

后帐内,巡防军都督顾一舟,校尉岳定山,徐建,高大勇走了出来。

他们看到躺在地上的赵元,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

顾一舟刚才通过试探,觉得校尉赵元已经不可靠了,所以决定直接将其铲除掉,以避免他影响自己的大事儿。

“尸体拖出去。”

两名亲卫进入了军帐,将已经死透了的校尉赵元给拖了出去。

“冯校尉那边谁去?”

校尉赵坤看了一眼岳定山他们,开口询问。

“我去吧。”

辎重营校尉高大勇站了出来,大步地走出了中军大帐。

......

翌日,光州,平城。

支度使的宅邸内,一名属官正在向支度使禀报购置粮草的事宜。

“大人,现在陈州的杨家借口粮价涨了,所以狮子大张口,每一石粮食需要二两五钱银子才肯卖给我们。”

属官对支度使禀报说:“何大人不敢擅自做主,所以特差遣我回来向大人您禀报。”

“涨了这么多??”

支度使闻言,满脸的震惊。

支度使是负责光州节度府的钱粮收支的,他相当于光州节度府的大管家。

所有的钱粮都是需要经过他的手。

可常年的战争导致如今光州境内百姓逃得逃,死的死,十室九空。

百姓逃了,土地没有人耕种。

他们纵使加征税收,可依然是无粮可收。

为了维持庞大军队的开支,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向南边的东南节度府采购粮草,以维持所需。

“大人,杨家说现在东南节度府境内山贼流寇蜂起,导致道路受阻不说,百姓的粮食也收购不上来。”

“他们现在手里的存粮不多,所以迫不得已涨价。”

“而且这一石二两五钱银子的价格,只是暂时的,倘若是后面局势恶化,后面粮价恐怕还要涨。”

支度使听到这话后,面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们光州现在所需的粮草,七八成都是从东南节度府购买的。

这东南节度府大肆的涨价,也就意味着,他们将要支付更多的银两去购买粮草。

可常年的战争已经让他们光州穷得叮当响了。

维持庞大的军队要军饷,受伤阵亡要抚恤,打了胜仗还要封赏,这需要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

这购买粮草的银子那都是东拼西凑的。

这粮价涨了,他从哪里去找更多的银子购买粮食?

“这东南节度府绝对是故意的!”

支度使听了属官的话后,气得破口大骂。

“杨家和东南节度府那是穿着一条裤子的,他们没有粮食,鬼才信呢!”

“他们储存在仓库里的陈粮都堆积如山,更别说新粮了,他们现在说什么收购不上粮食,那都是哄鬼的!”

“他们就是看我们光州没地儿买粮食,想坐地起价,想将我们的银子掏空!”

正当支度使在大骂东南节度府狮子大张口的时候,一名官员神色匆忙的出现在了门口。

“什么事儿?”

支度使开口询问。

这名官员急忙开口:“大人,不好了,好几位将军没有领取到军粮,他们闹到了节度使大人那儿去了。”

“他们告您的状,说您中饱私囊,克扣军粮......”

“节度使大人震怒,要您立即去节度府解释。”

支度使听到有将领因为军粮的事儿告自己的黑状,当即脸上闪过了一抹愠怒色。

“这帮粗鄙武夫!”

“简直不可理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遇官府发老婆,不领违法!
穿越遇官府发老婆,不领违法!
关于穿越遇官府发老婆,不领违法!:刚穿越到大夏帝国,就遇到官府发老婆,谁敢不领老婆回家以违法处理!在这个物资贫乏而且女人比男人多几十倍的国家,唐天傲凭着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头脑,在这个大夏帝国混得风生水起……
逍遥酒神
大秦我不是奸商
大秦我不是奸商
关于大秦我不是奸商:一朝穿越,孔星渐渐发现不对劲,不止剧情走向不对劲,就连系统也有些不对劲!你见过开鬼背抡板砖的扶苏吗?你见过炸炉只为火药的徐福吗?你见过日不落的大秦帝国吗?巧了,这些我都见过,但我事先声明,我真不是奸商!我也……不是……他
北冥?汐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刚穿越成扶苏的老师,就发现这货居然读书读傻了!还想学儒家治国?这大秦迟早要完!为了大秦的未来,我决定给扶苏来一套“儒学”震撼教育!“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揍人要狠!”“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敢不听话,打到你站不起来!”“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上知道你家在哪,晚上就送你上路!”扶苏:老师,我怀疑你教我的不对啊...儒家众人:此乃歪理邪说,有辱斯文!嬴政:嗯?这才是真正
卷毛泰迪熊
崩铁:我真不是秩序太一
崩铁:我真不是秩序太一
被雷电汤姆送进异世界。意外获得东皇太一的力量以及灰太狼大王的赞助,成为万界该溜子。阿哈:“是的我们有个孩子。”希佩:“是的我们也有个孩子。”
回笼觉教教主
四合院的土地爷
四合院的土地爷
王土地很土的名字,得到土地爷神位,穿越到53年的四九城。王土地:这就是我的领地了,嘿嘿嘿嘿嘿嘿,唉!这人怎么叫何雨柱?怎么回事?从此且看一个土地爷在这个火红年代怎么实现自己的香火传承。
东明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