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第241章 查证(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最新章节。

张大海弓着身不敢说话。

出了御书房,沈遇安和司徒璟小声嘀咕着。

“沈大人,司徒指挥使。”

两人转身,见京兆伊气喘吁吁跑过来。

“两位大人既然能两次坏了那背后之人的好事,是不是知晓些什么?可否给本官透露些?”

京兆伊一脸苦笑地看着两人。

沈遇安和司徒璟对视一眼。

“华大人,不是下官不和您吱声,实在是我们目前也没什么头绪。”沈遇安无奈摇头。

司徒璟也附和道:“是极,华大人,我们二人不过是侥幸遇上了此事。”

京兆伊眯眼看着两人,好你们两个小子,耍他这老头子是吧。

京兆伊不死心缠着两人,他才不信这两人的话呢。

一直到出了宫门,司徒璟看着身后追得一身汗的京兆伊。

“华大人,就算您再问,我们不知就是不知,华大人有空闲询问我们,还不如去审问那些人,对了,禁卫军统领刚查封了春满楼的人,抓了不少人呢。”

京兆伊闻言着急忙慌坐着马车走了。

沈遇安和司徒璟上了马车,两人低声地说着话。

沈遇安揉了揉太阳穴,“司徒指挥使,本官有些不舒坦,就先回去了。”

司徒璟看了一下沈遇安比往常更白的脸。

想到京城传言沈遇安先天不足之事。

“沈大人回去好好歇息吧,此事本官自会多加调查的。”

马车到了沈家,沈遇安对司徒璟颔首,起身下了马车。

等人走了,司徒璟摸到胸口的发钗。

掀开车帘,发现沈遇安已经进了府。

司徒璟摩挲着手中的发钗,转身回了马车上。

沈遇安回了府中,得知家人已经歇息,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沈遇安回了自己的院中,李小平被沈遇安打发出去,而后盘腿运转异能。

致和轩的植物瞬间变化,不远处刘氏种的青菜长大之后又变老留籽。

好半晌,沈遇安面色红润许多,睁开眼看着面前的青菜。

最后沈遇安苦哈哈又重新种了菜,用异能把这些菜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月黑风高,是做坏事的时候。

沈遇安全身乔装。

没办法,京城和他一样高的人不多。

沈遇安出现在慎郡王府外,抬头看着面前的高墙。

当时用异能控制兮娘时,对方恍惚说的人就是慎郡王府世子。

没想到这兮娘知道的还挺多,不过兮娘也是个人物。

若是没有精神系异能,就连沈遇安对此也是没有办法的。

沈遇安用异能看了一下慎郡王府的巡逻情况。

巧合看到慎郡王和世子在密谋。

“你做事一向稳重,怎么最近老出错?”

慎郡王干瘦的脸上满是寒气。

世子公冶谨低头。

“父亲,那沈家小姐确是倾国倾城,若是送到江南,定能换上不少利益,江南那些世家的屯兵和粮草可不少。”

本欲要给沈遇安一个教训,顺便用沈青盼换取巨大的利益,没想到失手了。

底下那些人是怎么办事的,一个弱女子都搞不定,还损失这么大。

“两次都栽在沈遇安手中,恐怕对方不是好对付的,最近低调些,等过了风头再行事。”

公冶谨点头。

慎郡王满意地颔首,这个儿子做事有勇有谋,比继妃生的那几个纨绔,公冶谨这个儿子更得他心。

“这次要不是我善后,禁卫军已经查到慎郡王府来了。”

“儿子知错,实在是这件事透着不同寻常,这么多人,两次都败了,且每次沈遇安都在。”公冶谨神色凝重。

那么多的打手,就是五城兵马司的人出动,也不应全军覆没。

且每次五城兵马司大队人马出动,下面的人就通知了,为何每次都没能及时撤退,公冶谨实在不解。

对此,慎郡王也有些不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