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最新章节。
这讨论完复设老本兵的问题之后,大伙们接下来便开始了一项新的议题。
只见那赵胜站起来对王铁说道:“大帅,这营中弟兄的军饷如今已经议定,那这各级军官包括属下这些文职书办的俸禄是否也需要重新制定?!”
这赵胜之所以说是重新制定,主要是这铁营在过去各级军官是有工资发的。
不仅各级军官有,老本兵、骑兵、细作、文职书办、入伙三年以上的老兵都有工资拿,只不过就是少一点。
如今这普通士兵的工资已经跟过去营中的哨官、队官工资齐平,所以这也是需要适当的进行一番调整的。
“啊对对对!赵先生说的对,是该重新议一议!”
“是啊!下面的弟兄们都涨了钱,咱们也不能不涨啊!”
“就是啊!咱们上一次涨钱有好几年了吧?!”
“好像是崇祯六年在山西的时候!”
...
赵胜这话一出,那会场两旁板凳上坐着的弟兄们都炸开了锅,不过那坐在桌子上的一群铁营高层则是没有什么太大反应。
毕竟他们这种级别的人,不管是在官军中还是在义军中都不是靠工资来过生活的。
王铁瞧着大伙们如此的热情吵的这会都快开不下去了,于是赶紧便拿出惊堂木拍桌子:“大伙们静一静!都先别吵!”
弟兄们听到王铁的声音后都瞬间闭上了嘴巴,然后一脸期待的看着王铁,希望王铁给他们多涨一点工资,毕竟这些人的日常开销中工资占比还是很高的。
随后那王铁便看向张应昌说道:“老张,你在明朝当过大官,你来说说看,这明朝文武官员的俸禄是多少?!”
“遵命!”听到王铁的话后那张应昌立刻便站了起来,随后便对大伙们说道。
“诸位,这明朝文武官员的俸禄是一致的,从正一品的三公、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的900石粮食俸禄,到从九品的驿丞典史、巡检司巡检的50石粮食俸禄,各有等差。”
“不过自洪武年间开始这俸禄便有一半折铜钱发放,直到万历年间全部按一石粮食折8钱银子发放,也就是正一品年俸450两,从九品年俸25两不等。”
这工资乍一看发的怪高的,但那只是相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花不完,而以这各级官员的正常开销来看,这点钱那根本就不够花的。
就拿那正七品县令工资来看,也就是八十石粮食,折银也就是四十两,这四十两银子自己养县令一家子那肯定是过的非常充足。
但这一个知县最低要养三个师爷协助他办公,这一个师爷哪怕是水平再差,一个月也总得开一二两银子的月钱吧?!
这仅仅是养师爷就能让知县把俸禄都贴进去还不够,更别提那照顾个人生活和家人的丫鬟、仆人,以及官场上正常的迎来送往。
所以这明代官员的腐败程度和规模冠绝前代与后朝那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不贪就连日常的办公都保障不了。
除非是像海老爷这样的厉害人物,生活上既不需要丫鬟和仆人照顾,工作上也不需要师爷来分担,官场上也不跑不送。
或者是像卢老爷这样家底厚的富家子,自己有钱掏腰包请师爷、丫鬟和仆人,同时也在官场上不跑不送。
不过这海老爷和卢老爷毕竟是少数,即使有像卢老爷这样家底厚的富家子当官的,但也会和光同尘跟着一块贪。
...
随后这张应昌看了一眼那在坐的诸位之后便又笑着继续说道:“这本营的协统,那就是明朝的副总兵,副总兵一般挂正二品的都指挥使衔,俸禄为600石一年,折银300两。”
“本营的营统和副营统,那就相当于明朝的参将、游击、守备,这参将一般挂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衔,俸禄500石粮食,折银250两。”
“游击、守备则挂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以及从三品的卫指挥使衔,俸禄分别为400石、300石,折银200两、150两。”
“明军中千总、副千总、把总、副把总则按卫军中的正五品的千户和从五品的副千户、正六品的百户、从六品的试百户发俸禄, 分别是190石、160石、100石、90石,折银95两、80两、50两、45两。”
“队官、哨官则按卫所总旗官发俸禄,每年是50石粮食,折银25两每年。”
这张应昌讲完明朝明朝武官的俸禄之后,那会场的弟兄们眼睛里都在闪烁着金光,哪怕是坐在桌子上的这些人也都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