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家兄秦始皇!》最新章节。
嬴安话音方落,儒家学子们齐声高呼喝彩,人人喜形于色。
只因嬴安反驳韩非的言辞,清晰地表明了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有力地强调了以德育人的必要性,切实驳斥了韩非那“一断于法”的偏激思想。
然而,韩非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又怎会轻易被这几句话难住?虽说在真实的过往中,韩非不善言辞甚至有些结巴,可是韩非一旦论道,就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仿佛是变了个人一样。
只听韩非慷慨陈词:
“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大力施行变法,魏国由此强盛,在七国中独占鳌头。”
“秦孝公坚定支持商鞅之法,才有了如今强大的秦国,得以对六国虎视眈眈。”
“数百年来,七国之中皆有依靠变法而强国一时、称雄于世者。然而,在这些强国所推行的变法之中,可有哪一国的君王是凭借‘德制’与‘礼制’来实现国家富强的?”
“为政之要在于法,纵观古今强国,皆是专注于法而非致力于德。由此可见,孔子的那些学说实在是误导众人!”
此刻的韩非再无保留,言辞犀利地批判儒家思想,对孔孟更是毫无敬重之意。
而韩非的这番言论,自然激起了在场儒家子弟的满腔怒火,他们纷纷怒目而视。
嬴安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暗自慨叹,真想对韩非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声“厉害啊韩非”。
要知道,这里可是明德山庄,乃是天下儒宗之所在。
作为荀子的弟子,也算是儒家弟子的韩非,竟敢这般公然辱骂祖师爷。
就冲着这些向来注重道德礼仪、长幼尊卑的儒家弟子们没有当场发作,将其乱棍处置,也足以说明他们学业有成,能够以“仁”来克制心头的愤怒了。
不过,那一道道充满杀意的目光是藏不住的,显然,这些儒家弟子此刻都恨不得将韩非除之后快。
韩非却对这些充满敌意的眼神毫不在意,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嬴安,一心想要看看嬴安会如何反驳。
韩非刚才那番话暗藏玄机,主动提及商鞅变法。
在韩非想来,嬴安身为秦国公子,断不可能说自己国家的不是。
所以他认定,嬴安只能承认“法家”才是治国的正道,是能让国家走向强盛的学说,而非儒家倡导的道德与仁政。
如此一来,嬴安所推崇的德刑兼备之说便可不攻自破。
嬴安自然知晓韩非话里有陷阱,但他毫无惧色,从容不迫地说道: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道。当下之世,礼崩乐坏,七国战乱不止。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商鞅之法的确能让国家强大。”
“然而师兄所推崇的法术之道,乃是国强民弱之法。国家的强盛,并不意味着国民的昌盛。老师曾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严苛峻法与苛政如猛虎,皆是百姓最为抵触的。若国家前进而百姓倒退,长此以往,这名为国家的舟船必然倾覆!”
听到嬴安这番义正词严的话语,韩非却并未放在心上。
这是时代的局限所致,身为韩国王族的韩非,虽怀有仁义之心,见到国民生活困苦会心生悲悯,也想在韩国变法图强以改善底层民众的生活。
但他并不认为底层民众能够颠覆国家,毕竟在这个战国年代,从未有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此刻,唯有伏生满心欢喜,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深知,荀夫子的这几个弟子,必定会名留青史。
身为儒家掌门人,能听见嬴安所引典故,多数皆源自荀子的著述,将荀子与孔孟相提并论。
至少这表明在嬴安眼中,自己的老师德才兼备,对于儒家之人而言,这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