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林月在孙思邈家逗留了近大半个月。这段日子,他虽尽心尽力为孙思邈治病,却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与挑战。
每天清晨,当晨光初现,林月便开始了他一成不变的工作流程:为孙思邈诊脉、观察舌苔、调整药方。
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耗费了他大量的心神。有时,面对孙思邈病情的反复,他不得不一次次地修改药方,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份压力与焦虑,让他难以释怀。
煎药的过程同样繁琐而枯燥,林月需时刻留意火候与药材的变化,以确保药效的最大化。
然而,即使他如此谨慎,有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的失误,这让他不禁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在饮食方面,林月虽然为孙思邈制定了详细的调养计划,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
孙家的条件有限,许多食材都难以获取,这让他在准备食物时倍感头疼。有时,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食材,他甚至需要跑遍整个村庄,这份辛苦与不易,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
除了身体上的治疗,林月还十分关注孙思邈的心理状态。他深知,对于一个病人来说,良好的心态对于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
因此,他经常会陪在孙思邈的身边,给他讲述一些有趣的医学故事,或是分享一些自己在学习中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他的陪伴下,孙思邈的心情变得开朗了许多,笑容也逐渐回到了他的脸上。
到了第五诊的时候,林月发现孙思邈的情况终于有了显著的好转。他仔细地为孙思邈诊察,观察着他的舌苔与脉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
孙思邈的舌苔由原先的厚重变得薄腻,齿痕也不再那么明显,呈现出一种健康的白色。林月知道,这是脾胃功能逐渐恢复的表现。他轻轻地按压着孙思邈的脉象,感受着那跳动的节奏。脉濡而有力,不再是之前的细弱无力,这说明他的气血正在逐渐充沛,身体状况正在好转。
看到这一幕,林月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他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孙思邈的病情终于有了转机。他拿起一旁的毛笔,蘸了蘸墨汁,在宣纸上流畅地写道:“第五诊,患儿病情好转明显,舌齿痕苔白薄腻,脉濡而有力。继续原方治疗,加强脾胃调养,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这时候,孙思邈问道:“林医师,你之前跟我说的食疗。我很感兴趣,你可以再说一下吗?”
林月笑道:“怎么,对学医有兴趣?”孙思邈回答道:“我是觉得真的很神奇,这段时间我在病的时候的感觉到非常的辛苦。好了一点之后,我总想我可不可以也学林医师一样,能帮助到他人”
说完,林月笑道:“好了,我先给你继续讲讲之前讲的内容吧!之前我跟你说过大病初愈的病人,最好是喝完药之后出了汗再吃粥,那你想清楚是为了什么了吗?”
“额。。。林医师对不起,我真的想不到。”
林月则耐心地解释道:“《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它说:‘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这句话蕴含了中医对于疾病康复的深刻理解。”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温柔地看向孙思邈,确保他能跟上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我刚刚提到的‘浆’,在古时候指的就是谷物的浆液,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粥。粥因其易于消化、能迅速转化为身体所需能量的特性,被视为养护肠胃的上佳之选。无论是泄泻之后身体极度虚弱的人,还是通过发汗解表后体内邪气得以外散、正气尚需恢复的人,都需要通过进食粥这样的食物来补中益气。”
林月的声音柔和而坚定,他进一步阐述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药物发挥作用,驱邪外出后,人的脾胃往往会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这时候,及时补充像粥这样易于消化吸收、又能滋养脾胃的食物,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身体迅速补充因疾病消耗掉的能量,促进身体的恢复。”
说到这里,林月轻轻地笑了笑,眼神中充满了对孙思邈的关怀与期待:“所以,在吃了药之后,人的脾胃会稍显虚弱,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饮食,特别是像粥这样的食物,来及时补充营养,以满足身体恢复所需的能量。这样说,思邈你听得懂吗?”
孙思邈听得入了神,他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中医智慧的敬畏与向往:“原来如此,林医师,您的讲解真是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身体的恢复不仅仅是依靠药物,饮食调养同样至关重要。”
林月略带惊讶地看着这位不过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心里不由得赞叹起来。她没想到,这么小的年纪,孙思邈竟然能够这么深入地理解《素问》中的医学智慧,这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
她温柔地问道:“思邈,你是怎么理解《素问》里这些深奥的医学道理的呢?很多成年人可能都无法理解得这么透彻。”
孙思邈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乎年龄的沉稳与智慧:“林医师,其实我也是在生病这段时间,开始对医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次您为我诊断时,我都会仔细听您讲解,用心去体会其中的意思。而且,我在私塾也看过一些医书,虽然文字深奥难懂,但我总是努力去理解,去琢磨。”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素问》中的这些原理,虽然表述得很复杂,但在我看来,它们都是关于生命、关于自然的深刻洞察。我试着把它们和我所经历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这次生病,我就深刻体会到了脾胃的重要性,以及药物和饮食调养之间的微妙关系。所以,当您讲解《素问》中的这些原理时,我觉得它们并不遥远,而是与我的生活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