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开始:课本诗人陆续降临

第74章 妖猫传二(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李白开始:课本诗人陆续降临》最新章节。

随着白居易的生气,这个小火炉果然一阵洪温气浪都变得灼热了起来,把众人给熁的后退。

见此,王莽赶紧求饶:“好了,好了,我们知道你的厉害。”

王莽也大致搞懂了,为什么白居易的法器中有一个是火炉了?。

有诗云:“绿蚁新胚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的诗中大量描写了红泥小火炉。

而另一件法器是琵琶,大概就是因为琵琶行。

王莽还注意到,白居易这次的两件法器好像不带有储物的功能,没有见过有人往炉子里装东西的吧?

至于琵琶,那就更不可能了。

对了,琵琶呢?

王莽回头去看,发现李白和高适不见了。

琵琶被孤零零地丢在了草地上。

而此时的白居易也想起了自己还有另一件法器,随着他的这个念头。

那草地上的琵琶也猛然的飞回了白居易的手上。

“等等,别!”

没得王莽喊不,琵琶又重新回到了白居易的手上。

然而这次没有任何事。

白居易冷哼的说道:“哎呀,我都说了多少次了,刚才是有些迷糊了,现在又没事了你看我拿着这琵琶也没有什么事啊。”

“这个琵琶名为魔魇琵琶,能飞能自动护主,我听杜甫说,这些都是基础功,我这个琵琶还能发出音波攻击,就像这样。”

白居易边说边拨动琵琶弦,这琵琶行的播种,一道猛烈的音波化为气浪,攻向了一旁的草堆,炸起泥土无数。

白居易把琵琶背到后背走向众人。

“我听苏轼说,每个人都有一首诗,快告诉我的第一首诗是什么?我要施展效果。”

王莽听着白居易这么健谈,有的在心里面腹诽:哼,一会儿听杜甫说,一会儿听苏轼说,那他们怎么不直接告诉你你的是什么?什么还问我?

但没等王莽开始说,苏轼这个大嘴巴子真说了。

苏轼: “啊,天幕上写着你的诗,是那首朗朗上口简简单单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王莽:……………

王莽捂脸无奈的继补充了一句。

“只有前两个整句,后面那两句没有意义,没有用啊。”

白居易得知了原来是自己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那是他离开家乡来长安读书的时候所写,那时候想念家乡的人,看到窗外野草被农民火烧时的感受。

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一轮又一轮。

随着这个念头的响起,白居易吟诵起诗词。

手也不由自主的拨动起琵琶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