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铉像往常一样来到学堂讲学,却发现气氛有些不同寻常。钱夫子端坐在正堂中央,身旁还坐着几位陌生的老学者,个个鹤发童颜,却都板着脸,神情严肃。他们看着金铉的眼神,带着一种审视和探究,嘴角还挂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金铉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待金铉向钱夫子行礼后,钱夫子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金公子,老夫今日与几位同僚,想考校一下你的学问。你可愿意?”
金铉虽感意外,却也坦然应道:“夫子请出题。”
钱夫子点点头,身旁一位老学者便展开一卷竹简,高声念道:“请问金公子,何为‘格物致知’?”
金铉略一沉吟,答道:“格物致知,乃探究事物之理,以求得真知之意……”
他尚未说完,另一位老学者便打断了他,尖声说道:“金公子之言,过于肤浅!《大学》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乃穷究事物之理,致知乃达到真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金铉微微皱眉,他知道这些人是故意刁难他。这些问题看似出自经典,实则断章取义,曲解原意,就是要把他引到预设的陷阱之中。
接下来,几位老学者轮番上阵,接连抛出一系列古奥刁钻的问题,涉及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等,并且限时作答。这些问题,有些甚至连钱夫子自己都答不上来,更别说金铉这个“半路出家”的年轻人了。
学堂里的学生们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他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则担忧地望着金铉。茹莲公主也坐在学生之中,她紧紧攥着手中的丝帕,心中为金铉捏了一把汗。
金铉面对这些难题,一时也有些无从下手。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他知道,这些人是想借此机会,败坏他的名声,让他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金铉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绞尽脑汁,试图从这些繁琐的文字中找到突破口。一些学生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看来金公子也不过是浪得虚名之辈。”
“是啊,这些问题连钱夫子都答不上来,他怎么可能答得出来?”
“我看他这次是栽跟头了……”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金铉抬起头,环视了一下四周,看到一张张怀疑和嘲讽的面孔。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且慢!”
金铉抬起头,环视了一下四周,看到一张张怀疑和嘲讽的面孔,心中涌起一丝苦涩。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诸位先生,学生并非不愿作答,而是觉得这些问题,似乎与我所理解的‘格物致知’有所出入。”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学堂。原本嘈杂的学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金铉身上。
“哦?金公子有何高见?”一位老学者语气带着一丝讥讽。
金铉定了定神,说道:“诸位先生所问,皆出自经典,然经典之言,也需结合实际,方能理解其真意。‘格物致知’,并非只是死记硬背经书上的条条框框,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世界,体验生活,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比如‘格物’,并非只是钻研古籍,也包括观察自然,研究器物。就像我之前在工地所做的那般,通过实践,改进工具,提高效率,这难道不是‘格物’吗?”
他这番话,引起了学堂里一些学生的共鸣。他们想起金铉在工地上所展现的才华,以及他改进的那些工具带来的便利,纷纷点头称是。
几位老学者脸色微变,他们没想到金铉会把话题引到工地上。他们本想用这些古奥的问题来难倒金铉,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却没想到他竟然反过来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反驳他们。
“金公子此言虽有些道理,但终究是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钱夫子沉声说道,“真正的学问,还是要从经典中汲取。”
金铉微微一笑,说道:“夫子所言极是。经典自然是重要的,但经典并非一成不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应该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经典,从中汲取新的智慧。”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缓缓说道:“诸位先生所问,看似出自经典,实则断章取义,曲解原意。比如‘致知在格物’,并非说只有‘格物’才能‘致知’,而是说‘格物’是‘致知’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多种方式来获得真知。”
他这番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学堂里的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一些原本对金铉抱有怀疑态度的学生,也开始重新审视他。
茹莲公主看着金铉侃侃而谈的样子,眼中充满了钦佩。她没想到金铉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如此的勇敢和睿智。
钱夫子和其他几位老学者脸色铁青,他们没想到金铉竟然如此的能言善辩,能够将他们的问题一一化解。他们原本想借此机会,打压金铉,维护自己的权威,却没想到反而被他将了一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金铉冷静下来,运用前世记忆中的跨学科知识,开始逐步分析解答这些问题。他从物理、化学、数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读,并指出这些问题中的逻辑漏洞和知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