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第489章 论功(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最新章节。

刚打下平壤城的时候,他也挺激动的,因为只有他最清楚真正历史上李世民御驾东征取得了什么战果。

就因为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高句丽的命运。

房遗爱心里自然暗爽,感到十分自豪。

不过,从平壤城到长安城如此之远,多么激动的心情也平复了。

群臣纷纷歌功颂德,李世民大吹特吹,房遗爱甚至觉得有些好笑,若不是他的出现,李世民御驾亲征也只是打到了安市城而已。

热烈的气氛一会持续到了午后,然后便是皇帝赐宴。

皇帝大宴群臣,免不了又是一番群魔乱舞。

这一整天,宫里都非常的热闹。

接下来便是祭天、告太庙。

在皇帝班师回朝的路上,房玄龄等人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事实上,他们对此也不陌生。

毕竟大唐灭国也不是第一次了。

当然了,这一次祭天大典肯定要更加隆重一些,毕竟这次灭国是灭的高句丽,而且还是皇帝御驾亲征。

房遗爱作为东征的功臣自然也要参与祭天大典和告太庙大典,不过他并非是主角,也不懂这些礼仪,只是夹杂在群臣中按照礼部的提点照做便是。

不过,在祭天的诏书中,房遗爱的名字倒是屡屡出现。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提及辽东之战房遗爱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这些大典隆重而又繁琐,能参与进去其实是一种荣耀,但是也十分累人。

连房遗爱都感到累,更不用说朝中那些老头子了。

精神上的疲惫加上身体的劳累确实很熬人,这一番忙活下来,连房玄龄都瘦了一圈。

祭天、告太庙之后就来到了最牵动人心的环节,论功行赏!

大朝会,李世民依然红光满面,大典虽然疲累却更让他感到兴奋。

“此番东征,连战告捷,将士们奋勇争先,立下大功,今天朕便论功行赏。”

“东征的过程想必众卿也都清楚了,朕以为首功之臣当是房遗爱,房遗爱带领火器营在攻城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众卿以为该如何封赏房遗爱?”

“去年当房遗爱找到双季稻的时候,朕就说过,若是双季稻试种成功,朕就晋封他为郡公。”

“双季稻已经收获了一季,产量很好,如今第二季还没传来收获的消息,但是想必众卿也都明白,双季稻试种已经算是大获成功。”

“也就是说,不算东征的功劳,房遗爱就该晋封郡公了。”

“所以,当在郡公的基础上再议该如何封赏房遗爱!”

其实群臣都知道,这次论功行赏最大的争议便是如何封赏房遗爱。

其他的领兵大将都是国公,他们的爵位已经到顶了,不可能封王,无非就是加食邑,加虚衔,赏财物。

若是没有之前双季稻和棉花的功劳,那房遗爱也没什么争议,直接晋封郡公便是。

但是偏偏房遗爱既有双季稻和棉花的功劳,又有东征的功劳,只晋封郡公的话不合适。

难不成真的要让不到二十岁的房遗爱晋封国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阀:家父阎锡山,亚欧一窝端
军阀:家父阎锡山,亚欧一窝端
家父阎省督,掌管三晋之地,系统激活,扩展势力、清除贼寇获得武器装备和各种生产线,依靠三晋煤炭发展军工爆兵,反攻列强。
毛熊熊猫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本书聚焦魏晋南北朝时期慕容世家建立五个燕国的辉煌历史,为让读者轻松理解那段风云变幻、复杂多舛且英雄辈出的岁月,巧妙融合了大量武侠小说的精彩写作手法。在这个跨越百年的传奇故事中,慕容世家的燕国兴衰为主线,几百位英雄豪杰、十几位帝王先后粉墨登场又匆匆谢幕,尽显历史的残酷无情。权谋争斗、江湖恩怨、金戈铁马,情节跌宕起伏。故事起源于百家争鸣,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姜子牙的兵家思想贯穿其中,熠熠
秦岭北山月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关于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梁承泽穿越成大梁皇嫡孙。危险眯眼:什么?要他和亲“入赘”敌国?卧靠…别拦我!老子要杀翻天,重新洗局!!只要我价值够大,名望够高,兵权够重…谈谈条件吧!!太子渣爹:“儿砸呀……爹错了,别废我啊!”皇长孙:“书呆子!你…你别过来……父王救我!”皇祖父:“唉,朕老了…斗不过你这泼孙,这天下你要便拿去罢了。”
散落满天
穿成哥儿下一秒
穿成哥儿下一秒
关于穿成哥儿下一秒:双男+双洁+温馨甜文+家长里短+一点点科举朝堂孟晚经历火灾后穿越到从未听说过的朝代,成为某公府小姐的陪嫁哥儿,他还没捋清身处何地,下一秒就被小姐捆了手脚发卖出去。孟晚:“?……唔唔唔!!!!!!”宋亭舟幼年丧父,母亲一手将他带大,力排众议送他读书,在他第三次落榜后,终于松了口同意先娶亲。结果正经订婚对象跟人私奔跑了,他娘怕他郁郁寡欢,竟然给他从街上买了个人回来!宋亭舟:“我自
梦里解忧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关于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现代医生张嫣遭遇车祸,灵魂意外穿越到大明朝,成为了当朝太后。脑海中不断浮现原身的记忆,她惊觉自己与原身同名,且是朱瞻基之母、朱高炽之妻。当她闭眼时,竟发现脑海中有一部能获取任何信息的神奇手机通过脑海中的手机,张嫣深入了解朱棣叛乱的前因后果,以及朱允炆的悲惨结局。她见证了靖难之役的残酷,对这场叔侄之间的争斗感慨万千。
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