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截教,吃出个混元大罗

第138章 什么,夏渊讲道比圣人强?(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在截教,吃出个混元大罗》最新章节。

法则证道。

他们已经斩了三尸,自然没了这方面的念想。

功德证道。

此法不仅需要海量功德,还需要鸿蒙紫气为道基才行,他们都没有鸿蒙紫气,所以此路不通。

斩三尸证道。

此路鸿钧道祖已经走通。

但是洪荒之中无道可合,而且最关键的合道,道祖好像也没有明言,基本是条死路。

正是因为这样,孔宣等人晋升亚圣之后,才苦苦不得证道之机。

若夏渊所讲的新路,他们能够走通的话……

想想都刺激。

“刷!”

女娲等人的视线立马放在了夏渊身上,脸上都带着期盼之色。

女娲和通天虽然是圣人,但是触类旁通,若是真的能通晓一条新的证道之路,对他们来说没坏处。

“那个……怎么说呢!目前来看的话,只是一个雏形罢了,还需要完善。”夏渊挠了挠头。

他在讲道的时候,也只是做了个假想,顺口就讲了出来,没想到真的给这些大能极大触动。

“夏渊,本座今日大有收获,算本座欠你一个因果。”女娲笑了笑,随即转身离去,她要赶紧回去参悟今天所得。

随后诸多大能陆续散去,都对夏渊表达了感激之情。

“你小子,有一套啊!要不是逼你一把,恐怕你连为师都瞒着。”通天看向夏渊笑道。

说实话,通天也被夏渊吓了一跳,他本来就想捉弄夏渊,没想到这家伙装了波大的。

这么一来,这家伙貌似又要在洪荒中扬名了。

通天脸上也有光。

有徒如此,开心。

夏渊讲道结束后,昆仑山上的讲道也就此结束。

圣人讲道,那盛况可比夏渊讲道要昌隆多了,到场的大能也是金鳌岛的好几倍。

“多谢圣人讲法!”

那些听道的生灵十分满足,听了圣人讲道之后,如醍醐灌顶,不知道能省去多少年的苦修。

“也不知道那些去东海听夏渊讲道的生灵会不会后悔没来昆仑山。”

“这还用说,等他们看到咱们修为的精进,肯定把肠子都悔青。那夏渊讲道哪有圣人讲道好啊!”

诸多在昆仑山上听道的生灵脸上都洋溢着喜色,顺便还调侃起了去东海听道的生灵。

冥河此刻也是美滋滋的,听了元始讲道之后,他也有所收获。

不由感慨圣人就是圣人,对道的领悟就是通透。

然而,东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昆仑这边。

“什么!?夏渊讲道,女娲娘娘亲自到场,这厮好大的脸面。”

“嘶!夏渊讲道之后,近乎所有生灵都突破了境界!?西王母还因此晋升亚圣?”

“居然连女娲娘娘都夸赞夏渊讲道讲的好,说自已在此次讲道中大有收获?”

“我靠!夏渊讲道涉及到一条新的证道之路雏形,孔宣和昊天直言称自已成圣几率最少加了一成???”

数条劲爆的消息传来,把那些昆仑听道的生灵轰炸的外焦里嫩。

至于那些大能,在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夏渊讲道有这么神奇吗?能比圣人还强?

哪怕是圣人讲道,也不能让人顺利晋升亚圣境啊!何况还涉及一条新的证道之路,这足以让人疯狂。

可是在他们抱着怀疑的态度去证实之后,那些在昆仑山听道的大能们,肠子都悔青了!

不该!

不该在昆仑听道,应该去东海才对的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十代掌门
十代掌门
继承了没落小派第十代掌门的江枫,如何化解宗内长老对自己的掣肘,解决门派发展的问题,在妖族和人族势力交织的天元北陆,筚路褴褛,一路向西,求生存,求发展,求制霸的冒险传说。本书书友群QQ号:1005885061,不见不散。
阿布有糖
织女传说新传
织女传说新传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福元通达
浮萍仙踪
浮萍仙踪
++++王衍本是个没有灵根的凡人,因意外吐下了一种未知的金色液体才有了修炼的资格。做为灵气的载体,金色液体便成了王衍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他修炼的根基。不仅如此,金色液体对王衍的肉身和神魂都进行了改造。他的血液也变得特殊了起来拥有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功效。将血液滴入画符材料中,符录威力会得到极大提升;炼丹时融入一滴精血,不仅可以提高炼丹的成功率,丹药的品质也会得到质的飞跃;将血液滴入废丹之中,废丹
蓝色绣球
飞升失败后,我成女帝最强侍卫
飞升失败后,我成女帝最强侍卫
(无敌+燃爽+扮酷装逼+外御内柔女帝)在凡界拥有法力是种什么体验?齐振穿越到了修仙世界,几百年苦修后终于开始渡劫。结果却遭雷劈,肉体被轰成渣。一缕残魂来到了大燕国,成为济远侯府的二公子。这一界灵气稀薄,没人可以修炼。但稀薄不代表没有,其他人不能修炼他却可以啊。身怀法力的齐振在入宫担任了女帝的侍卫后,就一路开挂。血雨腥风的江湖、波诡云谲的朝堂。随着他高歌猛进,却发现事情越来越超出预料。神秘国师、残
问迟路
问剑江湖
问剑江湖
这一世的江湖:是那个说出“文不涉江湖,武不入庙堂”的少年的江湖;是那个胡言“腰间但有一壶酒,天官媚娘皆如狗”的疯子的江湖;是那个写下“妾自眼底无江湖,唯盼红妆入君门”的女子的江湖;是那个放言“亘古侠士无穷尽,唯我一剑皆斩之”的老人的江湖;是那个牵驴走山河,笑称“行及三山五岳,阔别四海红颜”的和尚的江湖;是那个浓妆粉黛,豪言“戏下无人谈,唱与山鬼听”的戏子的江湖;这一世的江湖风云四起,这一世的江湖
江南已逢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