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农家有蓁宝》最新章节。
国公夫人抿唇一笑,指尖翻到最底下那叠帖子:“倒是有几家清流门第,虽无显赫爵位,却诗书传家......”
话未说完,忽见苏蓁带着碧珠从月洞门进来,发间只带着一朵珠花,绿色的纱裙上绣着点点翠竹,看着清新明媚。
“洛儿来得正好。”老夫人招招手,目光在她面上转了转,将她拉到身边坐下,道:“听说昨日宴上闹了些风波?”
苏蓁福顺势坐下,瞥见圆桌上摊开的庚帖,忽然想起昨日姜煜袖中那截断弦:“不过是些小打小闹,已经罚过了,倒是方才路过前院,见门房正收着秦府送来的谢帖——昨日秦老夫人带了三盆墨兰来,倒比宫里的品相还好。”
老夫人与国公夫人对视一眼,前者手中的玉扳指轻轻叩了叩《法华经》的书脊:“秦辞那孩子昨儿个没来,听说是去打大雁去了,既是他们府上送来的,那就都送到你屋里吧,想想去年他们冬至送来的雪梅,至今还在你房里开着吧?”
苏蓁闻言一愣,打大雁?
又看见国公夫人和祖母笑意满满的脸,忽然就明白过来了什么,赶紧转移了话题,道,“三盆太多了,我留下一盆就够了,剩下两盆给哥哥吧,他最喜欢兰花了。”
“好,都依你。”老夫人笑着摸了摸苏蓁的头,孙女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
六月初,秦辞带着好几对大雁回来了,全都养在了庄子上。
他想早点将人娶回家中,三书六礼该提上日程了,这是男娶女嫁半点都不能含糊的礼数。
思及此,秦辞对身边的小厮说道:“祖母给我准备的礼单呢,让我再看看。”
小厮是个伶俐的,早就把准备好的东西双手捧上,笑眯眯的说道:“老夫人早就知道您要亲自过目,特意叫小的将东西带在身上,以便您随时看。”
“一柄累丝嵌珍珠并蒂莲银簪,一对点翠缠枝莲纹步摇,一条攒珠鎏金牡丹璎珞……”小厮逐一点数着妆奁里的物什,件件流光溢彩,皆是精雕细琢。
这份礼单是纳彩礼,纳彩是古代婚俗六礼之首,即男方请媒人携大雁等象征忠贞守信的吉祥礼物前往女方家提亲,以此向女方郑重表明男方求婚意向,探询其态度。
若女方收下礼物,便意味着初步同意这门婚事,可推进至后续婚俗步骤,若拒收,则表明女方暂时无意,婚事暂无法进展 。
当然了,他们这是皇家赐婚,这些都是个形式,没有不同意一说。
但是在秦辞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觉得万无一失就可以拿乔。
这其中,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忠贞不渝的象征。
有心的人家都是捉了大雁,系了红绸上门,以表重视,也有一些人家,只会打些跟大雁相关的首饰赠上。
前者的做法,不管怎么说,在外人看来都是好看一些,而后者只能说是在面子上意思一下,若非是真的穷苦,那就是敷衍。
秦辞听着,一边看着,又道:“把我从前在突厥王室那里得的各色宝石拿来,挑成色好的装上,再有那南海东珠,挑个头大的,还有陛下给我赐的......”
秦辞又往里加了不少东西,小厮忙不迭的记下,一边记,一边感叹。
亏的他们秦家功绩颇丰,子嗣又少,家大业大的,不然这还没几下,就要把家底霍霍干净了。
而秦老夫人在看到孙子添加的礼单的时候,只眼角的纹路深了深,没有任何不满,只道:“就按你们辞儿说的去办。”
六月初六,宜出行,宜嫁娶,宜开市。
秦老夫人携秦辞、林老夫人秦家宗族的长辈以及一众身份显赫的夫人,前往姜府过礼。
三媒六聘之三媒,一为男方所聘之媒人,二为女方所聘之媒人,三则是为双方牵线搭桥之中间媒人。
问名之际,男女的生辰八字,乃是媒妁传递的“口庚”,仅供合婚之用,双方的生辰八字,亦仅为男女双方所耳闻,唯媒人知晓。
媒人须于官府备案,绝无可能泄露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
而给苏蓁和秦辞的婚事是御赐,那搭线的媒人就算是皇上了。
所以这次景康帝也特意让一位皇室宗妇过来,以表示天家重视,皇恩浩荡,更是给两人的婚事长脸。
到了纳吉这一步,双方交换庚贴,再由男方占卜问卦。
许是良缘天定,只一次就问出了一个“吉”字。
秦家的族老很是高兴,直道:“佳偶天成!”
庚书红男绿女,互换生庚,各执为据,一经敲定,就不能轻易更改。
最后写下聘书,缔结姻亲!
苏蓁也在阁楼上偷偷观望这一切,见此,也不自觉的弯了弯眼角。
没办法,谁让她爹娘都说她不能出现在纳彩的时候,叫什么于礼不合,她只能偷看 还不能被发现。
文定之后,一行人在正厅落定,国公府的仆役便鱼贯而入,将十二道青瓷攒盒摆上梨木长桌。(写下聘书,就叫文定)
攒盒里盛着水晶肘子、蟹粉豆腐、松仁酿山药等佳肴,最中央的莲花形瓷碗里浮着雪白的鲈鱼片,滋味绝佳。
秦老夫人望着满桌菜色,眼角的皱纹里淌着笑意:“你们夫妇二人费心了。”
“哪里哪里,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是府上自酿的葡萄酒。”国公夫人笑着示意秦老夫人面前的琉璃盏,“去年秋末收的西域马奶子葡萄,泡了整整三坛子,不想倒比外头酒肆的醇厚些。”
秦老夫人转头对身旁的姜老夫人道,“葡萄酒是好东西,今日怕是要多贪几杯了。”
“老姐姐客气了。”姜老夫人端起缠枝莲纹瓷盏,茶汤在盏中荡出细微波澜,“洛儿这孩子就爱琢磨吃食,前几日还说要把庄子上的梅枝嫁接去厨房后头,说来年腌梅子酒最是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