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古神一整年

第二百三十三章 蚀之虫(完)(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直视古神一整年》最新章节。

“你……”

随着不断的变形,影子最终形成了人头虫身的模样。

“我知道说客兄舍不得我,但不请自来是不是有些不大礼貌?”

看着这熟悉的形象,付前若无其事的道。

“不可能!我绝对没有露出任何破绽,你不可能发现……”

此时影子终于开口,俨然是说客的声音,语气充满疑惑。

“不得不说你已经相当卖力了,一路上竭尽全力的装傻卖萌。”

付前摇摇头。

“不过我这个人想象力比较丰富,凡事喜欢问为什么,还记得我问过你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神蚀加持之下,会让我进入知觉错位状态?”

“你当时的回答是,你影响的只是‘势’,细节并不能掌控,我当时能感觉到你说的是真话,也就没有多想。

不过后来某一刻,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的能力可能是真的,但它影响的真是我的势吗?”

“会不会自始至终,你的施加对象就不是我,而是你自己?它增加的并不是我脱身而出的概率,而是你的?”

“而顺着这个思路,我做了另一个推演。”

“如果当时我没有察觉到知觉错位,而是跟邱诚毅一样,把害虫当做自己本体。”

“从而在面对梁云天威胁的时候,为了求生全心全意的去融合,追求更强的力量,后果会怎么样?”

“继续说。”

说客的语气已经平静下来,站在原地冷冷的道。

“你有一句话大概率是真的,那就是你的能力来源于回廊,这导致你逃出去比我更加麻烦,甚至必须采用特殊的方式,比如说寄生。”

付前指了指脑袋。

“而知觉错位的最大意义,不在于我对害虫的接受,而在于对你的意志的接受。”

“你当时应该处于非常特殊的状态,那个知觉错位很可能有两道,害虫——你——我。”

“在我的五感被蒙蔽后,对接过来的并不是害虫的感知,而是经过你对接后的害虫感知,两者间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当时我开放身心接受融合,那么就相当于对你敞开了意志,而不是害虫。

最终后果就是你不知不觉中寄生在我的意识里,而我再也无法察觉到异常。”

“不愧是神蚀者,这个陷阱堪称隐蔽且恶毒。”

付前啧啧赞叹。

“可惜啊,某些方面我这个人有一些洁癖,宁愿冒着一次死亡的风险,也要去验证一下心中所想,最终让事情发展超出了你的预估。”

“你的行为,确实难以常理忖度。”

“过奖了!”

付前似乎完全没有听出来说客语气中的嘲讽。

“总之因为我的举动导致你计划破产,最终我短暂的脱身而出,来到了回廊里,这时候你有了第二个计划。”

“你故意做了一番半真半假的解释,让我对你抱有戒心。

后来我因此逼迫你一起进入噩梦,你就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看似不情愿,其实已经是把赌注彻底压上。”

“你变幻的那种刺青形态,确实让你舍弃了大部分的力量,但好处是寄生起来变得容易,甚至都不需要我的意志配合,当然了,你将左右不了事情的发展,完全看我的发挥。”

“甚至为了最大程度的误导我,你还强调就算我能顺利脱身,你也没有办法享受到好处,只能是长长经验值。”

看着说客仿佛凝固的身体,付前摇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产业科技研究院
产业科技研究院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楹树科幻
末世重生,我有三十六种异能
末世重生,我有三十六种异能
光雨飘落,末世降临。上辈子:末世第一年,丧尸肆虐,朝不保夕,黎盷惶惶不可终日。末世第二年,黎盷栖身香泉基地,如同九成九幸存者,像狗一样屈辱活着。为了一块霉变面包,被人围殴痛打,狠狠踩在脚下。遍体鳞伤,鲜血沾染护身符,奇迹出现。这块不起眼的石片,竟然变成随身空间。有了空间,有了能力,日子这才慢慢好起来。然而在末世第三年,被女友坑死前一天,黎盷发现空间仅是附带,护身符真正秘密…拥有三十六幅图纹,每幅
青山忍土
废土:杀戮成神
废土:杀戮成神
杀戮成神:末日降临,人类文明崩溃。高高在上的权贵享居住在高墙之内,享受干净的食物,无菌的空气,顶尖的医疗科技,夜夜笙歌。被称作野狗的流民却蜷缩于墙外荒野,每一次呼吸都在迈向死亡。夏泽是废弃之地的野狗,拖着残躯寻找抑制感染的解药。直到有一天,他知道自己要死了。随即,拔出了猎刀。既然世界不公。那就让整个世界,给他陪葬!
千极
末世:收留旗袍美妇,每晚穿黑丝
末世:收留旗袍美妇,每晚穿黑丝
伽马射线划过蓝星,导致全球进入冰河世纪。人们在极寒天灾中艰难求生,吃尽苦头。上一世,季浩被女神夏思语背叛,勾结奸夫,不仅抢走了物资,还将他残忍杀害。这一世,季浩重生了,还觉得了空间异能,于是开始各种囤囤囤。极寒到来后,大家为了一点点食物,争得头破血流,可季浩却躺在安全屋里面,肆意享受人生,香槟、啤酒、美女,要啥有啥,羡慕死别人。“季浩,求求你,让我住进你的安全屋吧,呜呜呜,让我干啥都行。漂亮的黑
心有一剑
天神源
天神源
这颗水蓝色的星球,诞生了无数璀璨的文明,未知的灾难,未知的灵气复苏,消失50年的历史谁敢探究,直到50年后终有一批少年走出“保护圈”。
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