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不退

第675章 她以为她是谁?(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边军不退》最新章节。

“是…不过侯爷,岛上太小了,人若多了,恐怕…”

朱威摆了摆手:“无妨,诸岛只是我们暂时的落脚点而已。”

“从现在起,除了营救晋王和收集种子书籍的任务之外,所有暗卫静默。”

“是…”

……

坤宁宫。

坤宁这两个字就是为皇后而准备的,像大地一样的宁静,安宁。所以在大明最开始建造坤宁宫的时候就是作为皇后的寝宫。并且在地理位置上坤宁宫也是占据着独特的位置的。

坤宁宫是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其他两座位于中轴线上的宫殿就是皇帝所在的乾清宫与交泰殿。

大明朝受到朱元璋的影响,可以说大明的皇后地位都是很高的,这也是宫殿设立在中轴线上的原因之一。

张芷自被册封为皇后之后,一直待在这里,连御花园都没去过。

小家贫苦出身,让张芷总有一些自卑感,所以哪怕现在她贵为大明皇后,也是如往常一样,说话都不敢太大声的。

在宫里,张芷唯一开心的时候,就是朱由校过来的时候了,他们两个从小相识,对于张芷而言,她心中并不觉得朱由校是皇帝,在她心里,朱由校还是以前那个有点好吃的好玩的都是第一时间送给她的人。

不过现在,好像变了。

朱由校已经两日没有过来坤宁宫了。

往常都是一块用膳,现在也只是留张芷一人,空落落的大殿,落针可闻,太监宫女都是被调教过的,在这里一句话都不敢说。

张芷有种从未有过的孤寂感。

这种感觉让她故意都有着困难,朱墙金瓦,异常威严,宫中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无数的故事,宫外的很多人,也无时无刻都在想象宫中的场景。

可是身处宫中的张芷,从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就想要出去。

“娘娘…菜凉了,要不然娘娘先用膳吧?”

边上侍菜宫女上前轻声说道。

张芷摇了摇头:“不急,还是等等吧,再差人去问问陛下。”

“是…”

乾清宫。

殿内一片狼藉,不乏有古董珍品被朱由校摔倒了地上,有些已经四分五裂了。

陈百撅着屁股,不敢吭声,也不敢动,不过心里还是为那些好东西心疼。

何令也是一样的,但是何令与陈百想的不一样,他在想怎么才能让朱由校冷静下来,毕竟人在上头的时候,是没有理智的,而他这样人物的生死,其实就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

“陛下…皇后娘娘差人过来了,请陛下过去用膳!”

“砰…”

听到此话,朱由校更加狰狞,一个北宋上好的砚台被砸破一个角,价值大大受损。

“她以为她是谁?一个个的都不将朕放在眼里吗?朕说了不吃…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我在永乐当灾星:韩力穿越成宁国驸马那夜,朱元璋连夜熔了御赐金瓜子:驸马要是敢碰我闺女,剥皮萱草都算轻的!谁知韩力一开口就报丧:公主二十天后必薨!当朱元璋发现女婿不仅能预言靖难之役,还能复刻蒸汽机图纸,当场把摔成烟花:竖子!你这是要提前把老四逼成永乐大帝?史书记载:洪武十六年,朱元璋抱着炸成烟花的仰天狂笑:好!好!好!这才是朕的好女婿!
脑袋蒙蒙
庶民崛起
庶民崛起
这是一个大旱人吃人的世界,野蛮与低纬度虚伪的文明并存。石毅,一个现代手工把件高级技工,莫名穿越到了一个山野废柴小民的身上。开局用一斤米换回了一个绝世美女,本想在山村和美女苟着种种田,打打猎,生几个娃,赚点三两碎银过悠哉小日子。可事与愿违,现实的生存压力,逼迫着他靠着现代人的知识积累,一路通商,冶铁发展,练兵,造城……多年后,他于那峰顶,执旗遥望京都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朝欺我,那我踏平了这
南三石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前期刚写三国,有点小白,后面会变好)黎生开着自己的餐车突然出现在一条从未见过的土路上,还没反应过来就把一个背着老式背篓的少女创的飞了出去,背篓里面的草鞋都飞出八米,黎生正以为下半辈子要在铁窗后度过的时候,少女居然像没事人一样爬起来怒瞪着自己,然后到处找自己飞出去草鞋这时黎生这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奇怪的三国世界刘备:黎生大人,请助我拯救这黎明苍生吧曹操:刘备的男人就是润啊吕布:布愿拜为义父,请
无双沼跃鱼
四合院: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四合院: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关于四合院: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系统+日常+宅斗+无毒+无尿+单女主+不圣母。)王富贵穿越58年,身处秦家村,得知秦淮茹的人物,通关前世记忆了解过秦淮茹的吸血人设,立马避而远之。天算不如人算,一次意外,原本可以安安稳稳的日子,变得不在平淡。王富贵:秦淮茹你想干什么?!!!!
三寸自醒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