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

第484章 楼兰(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最新章节。

秋季时,大秦已一统天下。

持续了一千年的纷争已经结束。

六国贵族的内心,都多了一片废墟。

那些曾经至死不休的顽强抵抗,在无情的铁蹄下,逐个崩塌。

曾经纷乱割裂、阻碍一统的豪雄。

被熔铸成完整的疆域。

曾经震耳欲聋的喧哗。

最终沉寂为一个声音。

嬴政、这个帝国的主人,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也是以凡人之躯改变历史的人物。

史称:“秦始皇。”

在旧时代的瓦砾上,他开始建造一个……

空前宏伟的梦想。

一个不属于贵族的梦想。

同时,在这片大地的深处,一座为他准备的巨大陵墓也在动工,不停的扩充军队。

无论在陆地,还是地下。

他都要做,征服一切的霸主。

但这位一统六合,年轻的始皇帝。

野心不至于此,手握天下详图,面对梦中后世纷扰与外敌侵扰,既已惹六国贵族之恨。

何不索性让天下都恨他?

宁背一世之骂名。

也要让子孙万代享福。

祖龙的目光,看向了西方……

数月之后,楼兰城之外。

一支浩荡的迁徙队伍缓缓抵达城下。

月之王戴寅亲临城前。

只见城门随之大开,热情迎接。

楼兰王楼基尔与大祭司狄菲亲率众臣,步出城门相迎,楼基尔恭敬地行礼道:

“小王楼基尔,拜见尊贵的月之大王。

这位是我国的大祭司狄菲。”

大祭司狄菲亦随之行礼。

声音中带着敬畏:“见过月之大王。”

戴寅微微一笑,摆手示意不必多礼:

“说来惭愧,本王一直饱受匈奴侵扰之苦,本想离开,而今大秦又索要河西之地。

本王连匈奴都无法抵御。

更何谈那带甲百万的大秦?因此,本王决定舍弃城池与国土,将月之国西迁西域。

此番路过贵地,受楼兰王能慷慨款待。”

楼基尔闻言,不禁好奇地问道:

“匈奴诸部不是早已臣服于大王了吗?”

戴寅轻轻摇头,叹息一声:

“以前是,但近年来匈奴中出现了一位名为头曼的奸贼,他整合了匈奴各部落,麾下兵力竟达四十万铁骑之众。

本王与之交锋,屡战屡败,若非大秦出手相助,恐怕月之国早已不复存在。”

“四……四十万?”

楼基尔闻言,不禁瞠目结舌。

想当初,楼兰也曾臣服于月之国。

那时的月之国兵强马壮。

兵力近数万,足以威震整个西域。

想到此处,楼基尔不禁忧虑地问道:

“那大王,万一匈奴头曼率军来袭。

我们楼兰又该如何是好?

毕竟,我们楼兰的兵力也不过两千余人啊。”

戴寅闻言,神色凝重:“此番前来,正是为了与楼兰王商议此事,我们不妨先入城,再细细商议对策,如何?”

“是……是的,大王请!”

楼基尔连忙点头,恭请戴寅一行入城。

来到城中时。

月之王见到一股奇特的士兵在训练,这些士兵装束,月之王从未见过,故而问:

“楼基尔,这些是谁?”

楼兰王楼基尔回:“哦,他们是来自西边的残军,其首领自称是总督克里昂。

人数大概一千人,回国途中被塞琉古伏击,损兵折将,只好往东逃。

西域诸国都不收留他们,暂时待在我处,我本想通知大王,谁知……”

月之王戴寅:“哦,塞琉古?

我们之前与塞琉古之间倒是有生意往来,那是个大国呀。”

楼兰王楼基尔带着众人,来到宫殿里。

安基尔一个手势:“大王,请上坐。”

然后自己坐在一旁,极其的恭敬。

“大王,您的军队有一万人,大部分先驻扎城外,不然小国无法承载这么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