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异姓兄弟
曹操忍着怒气,在众将士面前夸赞先锋队的英勇,表示这次能拿下下邳城陈氏父子和先锋队是首功,将会向陛下申报嘉奖。
众将在简单庆贺和感谢曹操奖赏后都散去处理手上事务,毕竟大战刚结束,一堆的事情和人等着处理、安置。
见众人散去,曹操转头就揪着曹昂的耳朵怒骂,“叫你押后!让许褚先上!你逞什么英雄?!要不是许褚守住了东门,让先锋队追随你而去,你还能完好站在这里吗?”
曹昂委屈又不服气说道“父亲既然让我为先锋大将,那岂有躲在后面的道理。”
“此前几次作战受伤,已证明你非良将。这次为父让你做先锋将军,是为让你挣够功绩,好生做个帅才。为帅者,掌控全局,能伸能屈,取长补短。你想想你昨夜鲁莽的决定,哎!你还是去做个文臣吧。”曹操失望地骂道。
曹昂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但是他认为为将就该身先士卒,不该畏畏缩缩,贪生怕死。
两父子正生着闷气,一名兵卒进门禀报“启禀曹将军,有一个自称诸葛亮的请求接见!”
曹操一听,换了副笑脸,“快快有请!”
这次能拿下徐州诸葛亮也很关键,而自己在兖州时因为疑心重禁足了他夫人,心中也是有歉意。更主要是他与陛下感情交好,此等重要人物自然要交好。
诸葛亮进到堂前,曹操立座起身恭迎,“孔明兄!久仰久仰呀!”
“不敢不敢,我只是荆州乡野一介农夫,岂敢劳驾州牧大人!”诸葛亮客气回礼。
“诸葛先生过谦了,你乃不世出之才子,日后想必成就不浅!”
“陛下称赞曹州牧是国之柱石,今日又立此大功,曹大人才是我等年轻辈学习的楷模!”
两人相互恭维,曹昂被晾在一旁,心中不屑腹诽道“什么不世出的才子,也不过是个市侩之徒。”
恭维结束,诸葛亮直说来意,“曹州牧,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家兄诸葛瑾,虽是孙家幕僚,但是并未为非作歹,祸害百姓,可否暂免罪罚只是幽禁。当然孔明不会让大人难做,我自会向陛下呈请,最终结果由陛下定夺!”
“这...”曹操略有迟疑,故作思考地坐回帅座。
“曹州牧可是有何难处?”诸葛亮知道曹操这是要提条件,“家父早夭,我是由长兄抚养长大,俗话说长兄如父,如今兄父蒙难,还望曹州牧多多体谅!孔明自有感谢。”
曹操就是在等诸葛亮这句话,大笑起身道“我大汉朝以孝治天下,我也曾被举孝廉,孔明兄的兄父兄之情曹某深能体会。曹某不由想到我这不争气的儿子,已成婚成家,还依然不够稳住。若孔明兄能不嫌弃教导一番,曹某这个做父亲的感激不禁。”
曹操话音刚落,曹昂、诸葛亮两人都吃惊不已。曹昂本能就要拒绝,却遭到曹操严厉地眼神制止。
诸葛亮也尴尬说道“曹公子长我年岁!孔明有何资格教导曹公子,这可怎么使得。”
“闻答有先有后,术业有专攻,谁说少者不可教导长者。就这么定了,昂儿,还不拜见师傅。”曹操直接命令道。曹昂犹如吃了苍蝇般恶心,但是孝顺的他不忍违逆父亲,不甘心地撩起衣袍准备下跪。
诸葛亮一把扶住曹昂,“曹公子使不得呀!”
诸葛亮扶起曹昂后,对着曹操拱手道,“承蒙曹州牧看得起,在下斗胆,不如就和曹公子结拜为异姓兄弟,兄友互助,也是人之常情嘛。”
“好好好!”曹操连连拍手称赞,为了照顾诸葛亮的面子,他才逼迫曹昂拜诸葛亮为师。谁知道诸葛亮愿意辈份上持平,结为兄弟,他自然乐意。
曹操对曹昂使着眼色。只是结为兄弟,曹昂心理平衡了一点,对着诸葛亮行平辈礼,“孔明兄,以后我们兄弟还望多多指教。”
“不敢不敢”诸葛亮回礼道“曹兄人杰,互勉互勉!”
诸葛亮知道曹操要提条件,但是不知道是这个要求,为了救兄长,和曹昂结义也并不是什么伤大雅的事情,也就答应了。
曹操开心的从怀中掏出自己的令牌,交给诸葛亮,以视作对他的信任,“这是曹某的令牌,你自当去大牢提你兄长。暂且就在城内府邸禁足,一切决定就由陛下了。你们结义之事不能马虎,等大事安定,几日后我来组织仪式。”
诸葛瑾的罪行,曹操其实早就查清楚了。拿下下邳,第一件事就是查清楚诸葛瑾的作为,看能有什么把柄来拿捏诸葛亮,谁知道查了一圈,诸葛瑾是一个洁身自好,奉公守法之人,要说罪状也就是给孙权做幕僚。
所以曹操猜测陛下会给诸葛亮面子放过诸葛瑾,甚至可能招纳他入朝为官。能做个好,和诸葛家搭上关系,曹操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
曹昂望着急匆匆离去的诸葛亮,不解地问道“父亲,为何你非要孩儿和他结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懂什么?你可知道,攻伐徐州这事,奉孝算计精准,但是这个诸葛孔明,不仅也算到了,还以身入局策动世家相应,这等大局、智谋、魄力都是你所缺的,跟着他能学一点都是你的造化,更主要的是,这类人最好做朋友,不要做敌人。”曹操语重心长地拍了拍曹昂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慈爱和鼓励。
诸葛亮愧疚地来到大牢,这个能拿下下邳,其中一环就是算计了自己的兄长诸葛瑾,若不是兄长出于对弟弟的疼爱,也不会带他来下邳,给世家引荐,也就没后面的事。
诸葛亮来到监牢,牢内诸葛瑾一身囚衣,端坐在石床上。发丝流顺,衣裳整洁,没有其他牢犯的窘迫。见诸葛亮到来,诸葛瑾淡然一笑“你来了,孔明!”
“嗯。”诸葛亮惭愧地跪地谢罪,“兄长,孔明对不起你!”
诸葛瑾仰天叹息一声,眼角湿润,“起来了!其实这样更好!我的孔明还是那个家国天下,智谋双全的少年。而不是为了生机放弃理想之人。”
“大哥...你不怪我?”诸葛亮依然跪地不起。
诸葛瑾双手伸过牢笼,扶起诸葛亮,“人各有志。少主孙策死后,江东的理念越发背离,一统天下,还民太平更多是一个口号了。也好,现在就大汉皇帝貌似能太平天下,你等也别愧对了天下就好。”
诸葛亮起身擦干净泪水说道“大哥,陛下是个难得的仁德之君,你在他手下定能一展抱负的。”
诸葛瑾摇了摇头“孙家对我不薄,有知遇之恩。一臣不事二主,且天下由你们,我更放心。荆乡的田舍,就交给我去耕种吧。”
诸葛亮知道兄长的脾气,不再劝导,而是搀扶着哥哥返回府邸禁足,等待刘辩后续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