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你有心事?”
看着老爹房玄龄愁眉苦脸的模样,房遗直问了一句。
“唉,没事。”
房玄龄叹了口气道。
“都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阿耶若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如说出来我听听,说不定我就有解决的办法呢。”
“就你?”房玄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上次朝堂上衮衮诸公都解决不了的那个救济粮被冒领的难题,不也是我出主意解决的吗?”
房遗直见老爹如此看不起自己,不服气的辩驳道。
房玄龄一听,想了想觉得这个儿子虽然平时游手好闲了一些,不过聪明是真的聪明,上次的那个救济粮的问题,确实是多亏了他。也许把问题说给他听一听,他能想出什么好的点子出来。
退一步来说,就是他没有想出什么好的点子来,也没有什么损失。
房玄龄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开口了:“好吧,我就跟你说说。最近圣人有意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一批有才干的读书人为官,可惜到最后总是不如人意。”
“唉。”
房玄龄说罢,长叹一口气。
“圣人要通过科举选拔一批有才能的读书人为官,这不是好事吗?阿耶为何唉声叹气?”
房遗直有些不解的问道。
“事情是好事情,可惜最后选拔出来的人才却不尽人意。”
“怎么说?”
“那些个被选拔出来的,所谓的人才,都是一些世家大族子弟,根本就没有什么才能可言。”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担任科举选拔的那些官员本身就是世家大族之人,他们同气连枝,互相帮助。他们都会优先选拔自家子弟或者与之亲近的世家子弟,寻常寒门子弟即便是有才,往往也不被他们录取。”
“那把那些阅卷官换成别的公正一些,或者是寒门出身的官员,比如说魏征,或者阿耶你自己,这样的话,不就好了?”
“要是真有你想的那样简单就好了。且不说我和魏征他们各有各的事情要忙,根本就抽不出那么多空来。就算一天到晚的阅卷,又能看得了几份卷子?参与科举的人这么多,就凭我们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忙的过来,到头来还是要用他们。”
这下房遗直算是听懂了。李世民和房玄龄面临的难题是人才匮乏,所以需要选拔人才。可是选拔人才又需要人去监督考核,监督考核的人本身监守自盗,谋求私利。可是李世民还是不得不用他们,因为如果不用他们,那么他就将无人可用。
要知道一个偌大的朝廷,需要管理几百几千万的百姓,各种事情可谓是多如牛毛,而会读书认字的就那么一些人,你不用也得用他们。
李世民也不可能用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去为官,否则的话,害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