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华抬起头看了一眼前方,发现山坳处有着几十栋土胚房,一缕缕炊烟正往上飘荡。
“对,那就是舅公家了。”黄新华看了一眼手表,已经一点二十九分了。
“再有半个小时,我们就能到了。”此时不再上坡,而是下山的路。
舅公家是在一处山坳,四周都是大山,中间居住着几十户人家。
在黄新华的记忆中,这几十户人家一直到二十年后才陆续搬离大山,迁到镇上安家。
“好耶,终于快到了。”陈月月心里不由得激动起来,虽然她一路都是被黄新华背过来的,但也是最能感受到黄新华有多累的人。
早在一个小时之前,陈月月就已经感觉到黄新华的步伐有些踉跄。
…………
半个小时后,下午两点,黄新华终于看见了一条两三米宽的沙石路,路上都是鞭炮屑。
“看来新娘已经迎回去了,中午的那顿酒席应该也结束了。”
黄新华背着陈月月,慢慢的往前方的房子靠近。
“有人,还有客人。”一栋张灯结彩的土胚房前站着许多人,正在谈笑着,突然有人看到了远处慢慢走过来一人。
不对,应该是两个人,因为背上还背了一个。
“这是哪里来的客人,怎么两点了才到。”
“鞭炮准备,你去接一下。”
黄新华看到远处突然走过来几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年迈的舅公。
随着身影慢慢靠近,黄新华的脚步也逐渐飘然,其实他早就累的不行了,完全是凭借着一股气撑着。
“舅公。”黄新华艰难的打了声招呼。
“舅公。”陈月月跟着喊了一声。
为首的一名老者连忙走上前来:“传洋家的新华?”
黄新华点了点头,将陈月月放下,随后搀扶着她的胳膊:“这是陈月月,跟我一起来给表哥婚礼祝贺的。”
“月月路上扭伤了脚,耽误了不少时间。”
“志隆,快去把你家那位喊来,把这姑娘扶回家里去。”
舅公对着旁边的一位中年男人说道:“再拿一些药酒过来。”
“谢谢舅公。”黄新华这次是代表他娘来的,舅公也就是他娘的舅舅,在礼仪方面肯定不能落了话柄。
“唉,辛苦你了,我们这山沟沟里,难得你们一家还记得。”
很快,从远处走来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搀扶着陈月月,而黄新华则是跟着众人后面。
“通知厨房再去做一桌菜。”
………………
黄新华此时早已饿的不行,不过还是打听了一下礼房的位置。
“黄传洋,五十块钱。”
这个礼钱是家里交代好的,在他们这,百家客上礼一般都是一块钱,远亲两块,近亲五块。
至于这次黄新华给五十,一方面是因为两家走动不多,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对方的好事儿了。
另一方面则是近两年家里因为下矿赚了一些钱,所以并不差这点。
黄新华觉得不管任何原因,参加婚礼迟到了就是自身问题,是他们家不对,如今要想好看一点,只能在随礼上多给一点。
随着黄新华掏出五张十块,礼房先生和一旁的围观的人不禁惊叹:“好阔的亲戚,这随一个礼都是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