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种什么?”首先要问清能种什么,然后再去咨询一下市场行情,最后才能确定种什么。
“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种半夏、白芷、薄荷、山药、板蓝根、苍耳子、山麦冬、决明子、车前子、赤小豆、防风、枸杞子、亚麻子、牛膝、金樱子。”说是不告诉,实际上胡丙松却说了这么多。
“这些那个是可以当年种当年收的。”如果是多年,杨辰肯定等不上,并不是说杨辰急着出政绩,而是如果需要两三年的话,村民们不一定有这个耐心。
只有让他们迅速看到收益,然后再引导他们种植价值更高的作物,他们才会心甘情愿。
“绝大多数都可能,只是有的就需要买苗,而不是种子了。”胡丙松回答道。
“你们那里都能买到吧?”杨辰再三确认道。
“那当然,我们农科院也是一个全国机构,各地都有我们的合作对象。”胡丙松自豪地说道。
杨辰也打听过,至少在昌州省,能提供这个的,确实只有农科院这一个机构,不然的话杨辰也不会下这么大工夫,搭上这个关系。
这一类的院所实际上是有能力有技术的,但是缺乏应用,人家研究出来后,是为了发论文评成果的,反正也是旱涝保收,很少去主动推广。
这个就叫成果转化。
“行,你把当年种当年收的给我列出来,标注上每亩产量,然后我去问问市场行情,再决定种什么。”总不能种出来了分文不值,或者干脆没人收。
其实杨辰更喜欢能够药食同源的,但一般这一类的市场也足够饱和了,卖不上价。
路修的很快,修的时间长短跟质量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眼见着多年的梦想成了现实,小洼村的村民们也很满意,修好的路段上天天有孩子在上面跑来跑去,充满了欢乐。
杨辰看到这一幕时,莫名地愣住了,姬长明在旁边小声问道:“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杨辰违心地摇了摇头,说没有吧,确实有一点,但也是仅有一点。
至少这个是实实在在的功劳,村民们的喜悦也是发自内心的。
这才是追逐权力,执掌一方的最大意义,而不是天天跟人斗来斗去。
“我听说张宏文的生意遇到点难处?”姬小明开口问道,同时偷偷观察着杨辰的表情。
“不知道呀,他没跟我说。”做任何生意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来钱快又没有技术含量的,前期靠杨辰的资本优势,可以占据市场,等大家都有钱了,竞争就激烈了。
张宏文又没有太大的关系,还靠以前的老关系,是不可能一直保住市场的。
“你不打算帮他吗?”姬长明好奇地问,都说两个人闹掰了,难道是真的?
“比如说有人来跟你抢工程,人家要价低、工期短、质量好,你能怎么办?”杨辰反问他,如果是正常的市场竞争,杨辰能怎么帮?
姬长明顿时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