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第1章 大封赏(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唐位极人臣》最新章节。

这是颜白第二次参加朝会,有了第一次的朝会的经验颜白这次倒不是那么地匆忙。

宫里派来了内侍早早地就候在了门口,随他而来的还有一辆六匹马拉着的马车。

智力障碍者都知道这是陛下的马车,这次朝会,陛下为了请了颜家老爷子观礼,也为了自己的诚意把自己座驾拿来请老爷子。

老爷子看着这六匹马黑马拉着的马车,一个人喃喃道:“陛下啊,我颜家看的不是谁当皇帝,而是看谁让百姓衣食无忧,就算弑兄夺位那也是你们李家的家事儿,只要百姓过得好,与这天下又何干呢?”

颜白挠挠头,想说些什么,想了想又闭上了嘴巴。

李二会是一个好陛下,但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唉,后面的李家人啊!血流成河啊!

几个嫂子忙着给老爷子穿着具服装,具服也叫祭服,只有重大活动的时候才能穿,李承乾今天要被册封为太子,老爷子今天要代表文之一脉焚表祭天。

这具服很好看,但穿起来却极其复杂。

小到一块玉饰,大到里衣外衣的搭配都是很有讲究,满屋子的几个人也只有大嫂会穿,其余人就只能听着她的吩咐,在一旁打下手。

伽罗在一旁看得认真,她小小的脑子觉得日后自己的大郎也会穿上这身华美的具服,她要记下来,日后自己也能给大郎穿。

一切准备完毕,除了几个年幼的小辈需要呆在家里,颜家凡是成年的男人都要去参加大朝会。

老爷子上了自己家马车,手拿祭祀所用的玉制礼器-玉圭,挺直腰杆,严肃而又认真地坐好,招手唤来内侍,老爷子让他来驱车。

内侍轻轻松了口气。

在他不解的眼神中颜白搬出了轮椅,老爷子透过小窗,轻轻地朝着颜白摇了摇头。

颜白认真道:“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比您大的,他们在您面前跟您相比都是年轻的壮小伙子,朝会之后要祭天不知道要搞多久,他们站一天能扛得住,您要是站一天能扛得住?

说好的要给我抱娃,可不敢有个啥闪失。”

老爷子莞尔,轻轻叩了叩车窗,马车开始朝着朱雀街驶去。

刚到朱雀街这内侍驾着马车就差点掉进了才修好还没通水的沟渠里,这把颜白吓得够呛,一问才知道这内侍是个雀蒙眼,现在天没亮他看不清路况,颜白怕后面再出乱子,直接把内侍拉了下来,自己当起了马夫。

“以后记得多吃猪肝,羊肝!”

听着颜白的告诫,内侍趴在马背上慌忙点头,刚才他也吓得够呛,真要歪沟里了,回去后他的头也会掉在沟里。

驾着马车到了宫门,此时前来官员灯笼已经排成一条耀眼的长龙,看见陛下马车到来,再看看陛下马车身后的一个小马车,众官员就知道这是颜家老祖宗来了,立刻分站两端,弯腰行揖礼。

李纲,陆德明,孔颖达三人朝着马车行弟子礼。

“好像也没有多久没见,你们三个怎么老这么多?”

三人听着老爷子的打趣,齐声道:“颜师安在,我等晚辈有福!”

马车继续前行,才到宫门前。

颜白只觉得脖子一紧,扭头一看正是五大三粗程咬金,程咬金今儿也穿着具服,他朝着颜白努努嘴,颜白不明就里,他深吸一口气:“驾车都能走得七扭八歪,人都被你丢尽了,滚!”

颜白心里不满地诽谤道:马车走得歪了那是马走得不好,关我啥事儿啊!

尉迟宝宝的爹也走了过来,把颜白衣领子一抓,一抬手就给颜白从马车上提了下来:“丢死人,一个小七品,滚到后面去排队!”

看着秦琼也跃跃欲试,尉迟敬德毫不留情道:“老爷子赐字我为勇,没有你这个矮子的事儿,滚蛋。”

“程老黑呢?他也有?”

程咬金站在马车上,大声笑道:“老爷子赐字我为忠,没有你这个矮子的事儿,滚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王侯世家
王侯世家
关于王侯世家:百年煌煌王朝,千年碌碌世家。每百年必有王侯兴,每千年必有高楼塌。蓝春,你可明白了?那是属于时代的浪潮!(明朝背景,不是正史)
白日才子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大明后军都督府真定卫舍人郑直梦到了六十年后的自己,从此大明揭开了新篇章;从此大明成了穿越众的禁区;从此地球提前进入到了统一新纪元。
叫你敢答应吗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