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回】咒术师哪有不疯的

第47章 如何与陌生人争夺抚养权?(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咒回】咒术师哪有不疯的》最新章节。

明明长着一张漂亮脸蛋,染着头发,打着耳钉——一副潮流酷哥的模样。

没想到说话,却跟刚出土的老古董一样。

她缓过神来,反唇相讥:“小小年纪就一股子腐朽的烂木头味,是从明治时期活到现在的妖怪吗?”

说着,她掩住鼻子,“一股子老人味,熏得我快吐了都,还是别出门了吧。”

真服了,一开口就是纯正老封建卫道士的腔调。

就算不说声谢谢,也没理由对陌生人评头论足,进行批判吧?

她翻了个白眼,完全失去了交谈的兴致。

狠狠地踩了对方一脚,而后似游鱼般融入了熙攘的人群中。

禅院直哉先是不可置信,接踵而来的就是被冒犯的暴怒:“疯女人!”

“竟然敢这样跟我说话?”

旋即他紧跟着对方的身影,追了上去。

槐凉一溜烟儿地蹿到了大块头的“保镖”身后。

“适可而止吧。”

伏黑甚尔如一堵墙般,搁在了槐凉和禅院直哉中间,懒洋洋地开口。

禅院直哉原本愤怒的面孔,像被泼了盆水般,瞬间哑火了。

他小心觑了眼对方的神色,嗫喏开口“甚尔堂……”

“闭嘴,不要让我听到那种恶心的称呼。”

伏黑甚尔明显心情变得恶劣了起来,尤其是在意识到对方是禅院家下一代继承人后,更是如同吞了只苍蝇般难受。

一旁小心看戏的槐凉也为黄毛变脸的速度而咋舌,就这副乖觉的模样,跟小孩见了大家长似的,没出息。

伏黑甚尔转过脑袋,斜睨了身后的少女一眼:“我们走吧,差不多该干正事了。”

槐凉跟在对方身后,拨开拥挤的人群往外走,被黄毛仇视地瞪了一眼,也没有理睬——

她也察觉到了伏黑甚尔糟糕的情绪,想来这位禅院家黄毛的出现,令他想起了不太好的幼年回忆。

好了,试探出来了,这明显是伏黑甚尔的雷区。

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还是不要在他的底线疯狂试探了。

“那个……现在天才刚擦黑,要不然我们先去吃个晚饭怎么样?”

槐凉即便遇到任何不顺心的事情,只要吃到好吃的食物,心情就会迅速回升。

以己度人,她觉得伏黑甚尔此刻浑身低气压的状态,并不太适合做任务,还是先缓和一下比较好。

“据说这边的炙烤牛舌是特色菜品,一定要尝尝看。”

“随便你。”

……

酒足饭饱后的二人再次站到虎杖家的房屋前,已经是晚上10点了。

这片住宅区并非位于繁华的街区,万籁俱静。

房屋里的灯已经熄灭,只余间隔几十米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暖光。

没有惊动到任何人,虎杖家也并未饲养宠物,几个轻跃,他们便轻而易举地从二楼阳台处翻进了房间。

虎杖家的一户建虽然有两层,但生活在这里的家庭成员并不多。

二楼只有两间卧房,一位50来岁的男人已经陷入了沉睡。

以防万一,槐凉用了点喷洒了乙醚的纱布掩住对方的口鼻。

不过几息,对方挣扎的力度变小,陷入了昏迷。

至于睡在另一个房间里的,是一位看起来跟伏黑惠差不多大小的小男孩。

怕药物副作用把他的脑子搞坏,她选择使用巧劲,确保不会伤到对方颈椎的前提下,一掌将他劈昏。

伏黑甚尔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见她如此人性化地区别对待,忍不住挑了下眉。

“好了,开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乃边军一小卒
我乃边军一小卒
乾,大历十三年,秋末。大太监魏忠祸乱朝政,三路藩王进京勤王,实则各有算计。至冬至,金军犯边,大乾镇北军和金军在辽东白龙山一场大战,惨败!五万将士血洒疆场。大历王朝内外交困,大厦将倾!于此同时,刘根穿越战场,推开身上死尸,在尸山血海中爬了起来,一刀便砍下一个金军鞑子的头颅!
六月初八
超神学院之永恒鸿蒙至尊
超神学院之永恒鸿蒙至尊
关于超神学院之永恒鸿蒙至尊:永恒的鸿蒙中悬浮着9个永恒鸿蒙大世界,其中一位世界之主,因为无聊准备去无尽世界游历,第一站就是超神学院……
永恒鸿蒙至尊
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关于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李桓穿越到小说中,成为反派昏君,开局就终结了昏君狂舔三年的心机婊。心机婊的奸夫想谋反?不慌,等老子开启修仙系统,千里之外可取敌首级。北方旱灾?朕开坛作法,呼风唤雨。沉迷修仙的皇帝真的修成了仙,天下谁敢说朕是昏君?
狼太羊
四合院:何雨柱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何雨柱的幸福人生
一朝穿越到四合院,成为了何雨柱,开局就遇到好事上门:柱子,你要老婆不要?这个温柔善良的的女人竟然没人要?那就赶紧娶回家自己宠......
玄律
夜读全唐诗
夜读全唐诗
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唐诗赏析佳作,它打破常规按诗歌体裁、主题分类的模式,以夜晚阅读为独特视角,重新编排并解读唐诗。在书中,作者依照夜读时情绪与思考的起伏,巧妙串联起不同诗人、风格各异的诗作。从李白的浪漫洒脱,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从王维的空灵静谧,到李商隐的深情绵邈,各类诗作一应俱全。作者以细腻笔触深入剖析每首诗的意象、意境,阐释诗人于静夜中的思绪与情感,引领读者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感悟与哲思,使读者仿若
A微笑的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