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宫廷

第525章 伐闽(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燕宫廷》最新章节。

“多谢陛下了!”

高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好了,不要再耽误时辰了,卿速速南下吧。”

梁云霆拱手一礼,恭敬的说道:

“臣告辞!”

说罢,梁云霆头也不回了来到了护送他南下的禁军队伍当中,在这一万禁军的护卫下徐徐南下。

………

七日后,梁云霆与驻扎在江南的南征军汇合。

在此期间,闽军向驻扎在入闽要道的燕军发动了好几次进攻。

好在当初大燕朝廷在入闽要道建造了牢固的防御工事,正因如此,闽军几番进攻皆劳无所获。

没能迅速拿下入闽要道,梁世知怕军队一直耗在那里,等燕军大军来到,那批闽军会全军覆没,所以将军队召回。

他的预料没错,又过了短短两日,陈积便率领十五万南征军,打着护送新闽王回闽地的旗号,与驻扎在入闽要道的燕军汇合。

由于燕军掌握了入闽要道,陈积率领十五万大军很顺利且迅速的进入了闽南八州。

收复闽南之战正式打响。

陈积早就预料到会有此一战,所以这些年一直准备着。

为此他对此派遣暗探潜入闽南八州,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以及军队布防,结合他当年入闽和谈之时的所见所闻,他制定了一系列对闽地的用兵方案。

入闽之后,他并没有急于攻占城池,而是将户部送来的药材用于将士们的身上,让十五万南征军能够适应闽地的环境。

因此前段时间大军一直缓缓行进,一开始还有不少将士因水土不服而生病,好在药材充足,没有造成大量伤亡,反而让将士们慢慢适应了当地环境。

等解决了将士们水土不服的问题,陈积才开始进行军事部署。

闽王梁世知清楚的知道自家军队的战斗力是比不过燕军的,所以一直下令地方军固守城池,不过因为他心中畏惧,所以大部分的闽军都聚集在建州城(闽国国都)附近。

不过正因此让陈积找出了破绽。

他发现梁世知将大量的精锐部队留在了建州城,如此一来,除了建州城之外,其他所有城池的防守力量便显得相对薄弱不堪。

面对这样一个绝佳的战机,陈积当机立断,迅速制定出了一套精妙绝伦的作战方案——那便是首先集中兵力去攻打建州城周边的那些城池,逐步蚕食,进而慢慢地将建州城围困起来。

这个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尤其是南征军有新闽王梁云霆这个活招牌,让闽地军民心里能接受燕军的到来,甚至有一些城池直接就投降了。

又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陈积便控制了除建州城以外的大部分城池。

躲在建州城内的梁世知眼看燕军步步为营,一点一点蚕食掉闽国的土地,他既愤怒又害怕。

说实话,他有野心,也有些能力,但还是比不过他的父亲梁慎之。

他的野心表露的太明显了,而且他又太过胆怯,不敢与燕军正面殊死一搏,如此一来,他就只能窝在建州城内等死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顾逸轩穿越到一个女频小说中,还成了一个开局就被女主派来的杀手成功刺杀的小反派?面对这种天崩开局,顾逸轩看着手中统帅十万精锐的虎符,不禁陷入沉思。“这杀手不会叫刘秀吧?”
不白的黑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一朝穿越,成为江门之后,却是一个痴傻世子。没想到开局却被人构陷抢夺大学士的孙女,京城世家要他死,番邦敌国也要害他!就连当朝皇帝,也想要斩草除根!既然如此,那本世子便继续开启装疯卖傻模式,反正傻子闹事不承担法律责任、后果自负!!!
坡上建
我在大明割韭菜
我在大明割韭菜
一位霸道总裁,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崇祯皇帝。韭菜大法妙啊!一言不合抄家灭族!尸山血海,韭菜遍地!杠精遍地,嘴炮误国!以韭菜之法,聚天下之财,实干兴邦!韭菜!都是韭菜!朕要割东南的韭菜!割建奴的韭菜!朕还要去割整个欧罗巴的韭菜!扶朕起来,朕没喝多!
唐晓非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关于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胎穿成了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早死的爹,早死的娘,早死祖母,我也要早亡?朱雄英看着整整齐齐的一家人:听到他心声的朱元璋又惊又疑,闲着没事就到乖孙的面前支起耳朵偷听。朱元璋:乖孙,你爹你娘要生娃咱也管不着,多子多福……还是把你爹外派视察去吧。朱元璋:乖孙别睡!赶紧想想怎么治!呜呜呜……为救妹子和乖孙,逆天又怎样!朱元璋:明天就把标儿手里的书换成刀,让徐达接着教他
海上浮森
你说这是炼狱,明明就是天堂
你说这是炼狱,明明就是天堂
姓白,姓蓬莱寺,姓卡斯兰娜,这是身为三姓家奴的白榆在异世界会如何的生存的故事。迦娜:白榆是我单推的孩子。塞西莉亚:这孩子脑子的褶皱似乎有点少,太平滑了。可可利亚:白榆你真的也是孤儿吗?为什么要赖在我的孤儿院里琪亚娜&芽衣:他白榆说着会帮我们,但一直在背刺我们。辉火:菜狗白榆,看我线下真实他。遐蝶:白榆一直在那说我拿镰刀,量子属性,蝴蝶,是大希儿,我不明白。崩坏结束以后,蓬莱寺九霄感慨地对
樊笼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