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年代:从插队知青开局!》最新章节。
“快带我去看看。”
“好的。”
原来苏母平时就患有高血压,后来又得了脑血管病,由此引发偏瘫;刚开始症状并不明显,她自己及家人都没有注意;前2天突发意识障碍性偏瘫,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偏瘫。
“听说妈现在已经是不完全性瘫痪,如果病情再加重的话,就会导致全瘫!”
苏红梅哭得梨花带雨。
“放心吧,我会让妈恢复健康!”
张进面露坚定表情。
原来苏家有三个子女,苏红梅排行老二,她有个姐姐名叫苏红蝶,弟弟名叫苏明。
苏红蝶的爱人是一医院内科主治大夫,他姓王名诚本是临安城郊农村人,读书时认识了苏红蝶。
当时苏红蝶是学校校花,有很多人追求;王诚家境贫寒,平时又沉默寡言,没有多少同学愿意跟他交往。
两人家庭环境相差悬殊,因此当王诚站出来主动追求苏红蝶的时候,众人都看不好他们的爱情能有什么结果。
王诚为了证明自己,刻苦学习,考上了医科大学。
“哦,你还记得他是哪一年考上医科大学的么?”张进询问。
“记得!”苏红梅点了点头。“王诚经常在嘴上念叨,我从小就听熟了;那是1957年,全国高校招生名额只有十万多人!”
“你确定说的全国高校招生名额?”
“当然了!”苏红梅点了点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上大学的名额一贯就很少啊!”
我国素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尤其是宋明以来,文教大兴!
宋真宗赵恒为鼓励科举,曾创作《劝学诗》,其中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流传千古名言;
那个年代也不例外,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绝不亚于后世!
当时的高考尚未实行扩招政策,大学里拿出的招生名额相当有限,可谓是“千军万马争渡独木桥”!
与后世全员追逐高等教育,一门心思卷学历不同;当年中专可是尖子生们追捧的“香饽饽”,一旦考上中专,就端上了“铁饭碗”,享受的国家干部待遇;不仅学费由国家承担,还有相应补贴。
正是因为待遇如此优厚,那时的中专选拔过程异常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竞争异常激烈,能够被录取的都是学霸级别的优秀学生。
这种状况延续到了90年代初期,中专慢慢衰弱下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失去了国家干部待遇,不包分配,毕业后直接推向社会;二是源于大学扩招而带来的学历快速升值,同样是招人,同样的待遇,既然能招大学生,又何必招中专生?!
大学扩招始于1999年,自此之后招生人数屡创新高:1998年的高考招生人数为108万人,1999年高考招生人数为160万,增幅为48%;2000年高考招生人数为220万,增幅增加25%,是1998年的103%,两年即实现了翻番!
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王诚能考上医科大学,就是奔着实现留在大城市医院做主治医生的梦想!
他因为品学兼优,毕业后留在第一医院当医生,确实称得上是年轻有为!
也正是因为王诚的蜕变,让原本反对他跟苏红蝶交往的苏父态度有所转变,不再反对两人交往;王诚凭着过硬的自身条件,死缠烂打的姿态,从众多苏红蝶的追求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抱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