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十八世纪,努力干死乾隆

第12章 爹,给我找个后妈吧!(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回十八世纪,努力干死乾隆》最新章节。

一直苦读诗书,想要考取功名,出仕入相。

如果不是连着三年,金榜无名,也许现在都等着满清朝廷授官了。

罗芳柏看了一眼儿子,摇了摇头道:“你娘死后,我发奋图强,饱读诗书,十六年来,却堪堪考取一个秀才而已,如今我们罗家又刚来坤甸,根基浅薄,尚未彻底安定下来,爹那有心思给你找后娘!”

“爹,咱们家一定会越来越好,再说复兴罗家,还有我在,爹,不要那么大的压力,既然做不了满清的官,未来就做咱们罗家自己的官!”罗振军摇了摇头。

做罗家自己的官?

罗芳柏顿时看向儿子,他又想起了儿子说,建立一个国家的事。

说实话,罗家来坤甸,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华人向来讲究一个故土难离,如果在华夏,罗家有更好的出路,他岂会带领罗家二百余口,来南洋这蛮夷化外之地。

只是十六年都未考取一官半职,实在让他心灰意冷了。

他看了一眼儿子笑道:“你说的对,既然我没做成满清的官,那就做我们罗家自己的官!”

罗振军顿时笑了笑。

老爹,也许你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我们罗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将满清蛮夷赶回化外之地。

罗芳柏想了想道:“至于给你找后妈,再说吧,如果有合适,我也不想做和尚!”

这十几年来,他也不是纯和尚,虽然没有续弦纳妾,但在华夏时,偶尔也会去烟花之地,勾栏听曲,毕竟他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岂能一点需求都没有。

“爹,今日陈府共商盛事,你带我一起去看看,长长见识!”罗振军想了想,转头看向老爹说道。

今天商议成立公司,估计整个坤甸的华商,大多数都会来,不管入不入会,肯定会来瞧瞧,正好,他也去认认人。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要团结坤甸的华人,自然得知道每个人的成色。

再一个,他也不放心自己老爹,如果公司成立了,罗家没有占据主动权,那就完全没意义。

所谓的团结,是这些华人紧紧团结在罗家四周,可不是一窝蜂加入进来,然后又各自为战,派系林立,变相内耗,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罗芳柏闻言,点了点头道:“行!”

他现在已经完全不把罗振军这个儿子当小孩看了,反而有自己儿子一旁,他反而觉得稳妥一点。

吃过早饭,简单收拾了一下,罗振军便和老爹罗芳柏一起骑马前往陈府。

罗府在坤甸镇中心,罗家没来之前,罗府是由一名崇尚华人文化的英国人修建,因为生意出问题,返回英国,所以将其卖掉了,罗芳柏看中了罗府,花了一万三千英镑买了下来。

而陈家在坤甸南部,位于卡普阿斯河边,这里有数千亩种植园,相当于罗家庄园一样。

从罗家通过几条繁华的街区,路过港口,数百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港口的海面上停留,不时有船只靠港,也同样有船只满载货物离港。

热闹的港口,充斥着不少商贩,当然最多的还是搬运工,大多数都是华人,少部分则是附近部落的土人。

很快,两父子骑着马就抵达了陈府。

整个陈府足有十几亩大小,建筑风格并不是中式,而是西式,当然了,某些地方也有中西结合的景象。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