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4
在自己看来,诸如家庭教育、人才开发、技术开发等,都与种养业具有一脉相承、一通百通的内在联系。掌握其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将可以纲举目张,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万事万物,均有其自身所固有的、亲和与排斥倾向性(即各具不同的方向性个性特征基础)的内在发展动能。我们可以侧重挖掘、激发、培养某些方面的潜在动能,也就是可以进行细微调整。由于万物均预留了内在优化发展的足够空间,细微调整恰好充分满足事物内在发展需要。但是,所预留的空间相对十分有限,这也等于是决不允许削足适履似的乱套。所以,我们无法彻底改变其自身所固有的全部结构与基本发展方向。
婴幼儿时期,除先天性遗传基因所固有的、亲和与排斥的方向性外,后天性的亲和与排斥的方向性动能,处于吸收、选择、构建和丰富完善阶段,是人一生中最缺乏个性方向特征时期,但却是自身所固有的亲和与排斥倾向成长最快的时期。其中机理应该与“狼孩”机理相近,即过了特定年龄段,大脑的语言“阀门”逐渐关闭,重启将难于登天。所谓“三岁看到老”的经验之谈,是值得采信的。
无论多么纷繁复杂与艰难险阻,只要认识上厘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办法始终要多过困难。落实到具体行动的方法上,全都回归到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饭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的,即循序渐进老的套套。只要认识与方法正确,将随着时间和过程的推移,任凭困难的多与少,都将被铿锵脚步一道踏平、埋葬。
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一旦将相关因果的来龙去脉想通透了——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大致方案,行动起来不仅感觉异常简单,而且就像拿着“指南针”和“望远镜”完全不惧迷路一样,没有丝毫的瞻前顾后。
前不久,偶然见同小睿一起玩的小伙伴老就那么一两个,便不由想到,本人小时候的自卑和自我封闭。必须侧重培养孩子的融入适应能力,也就是敬重他人它物(珍惜爱护一切财物,区别对待:对他人财物不贪不占不要,对自己的财物要妥善保管充分利用),见人要友善热情礼貌、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要记牢。
也就简简单单几句话(说多了记不得反而生乱,由简入繁的好),然后给出了一些简单建议。没过几天,小睿时常同一大群小伙伴们上上下下,玩的不亦乐乎。不知不觉中,连左邻右舍的大人们,也不乏公开夸赞。有的记不清小睿的名字,远远地叫起“小盶娃”来,也算是对父子两代人的认可和赞誉吧!
当家作主的决策能力,是决定自身命运的关键一环。本人是从孩子的衣物、学习用具、玩具、零用钱等入手,让其早早管理自己的一应财物。保管有序、爱惜、节余等物尽其用行为,一律及时肯定和奖励,凡效果明显予以重奖,从而渐次历练其当家作主能力。
只要将上述为人处世之道,循序渐进地深刻理会和举一反三,诸如责任心、感恩心等也就水到渠成。自然可以避免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回报、只知单打独斗不知密切配合等人生误区。
细想适龄前教育,也没啥诀窍。形象地说,就是朝目标地构筑宽广便捷的通道,及时伴随赞成、激励的言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