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黜,我当北凉王领兵千万!

第244章 煮酒论天下(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太子被黜,我当北凉王领兵千万!》最新章节。

加上叛军也给军饷,百姓便踊跃参加叛军,导致叛军的数量不断增加。

北凉王徐牧沉吟片刻,感叹道。

“‘田柴科制’积弊已久,当初我大梁太宗文皇帝、高宗皇帝,都想废除‘田柴科制’。”

“却因为战火耽误,时至今日,这‘田柴科制’成了霍乱根源。”

蜀地的王燮号称蜀王后裔,固然能拉拢起来一批人为他效力。

但蜀地生乱的根源,在于“田柴科制”对百姓的压迫与盘剥。

有人揭竿而起,活不下去、生活困苦的百姓便云集响应,掀翻了蜀地三州的官府。

“诸葛先生,欲破蜀地之敌,必先收蜀地民心。”

“你来起草一份‘告蜀地百姓书’,待我军起兵后发往蜀地三州!”

徐牧与诸葛渊详细说了这“告蜀地百姓书”的内容,诸葛渊听得连连点头。

“主公圣明!此书一出若将来可以实施,对蜀地百姓是大福祉!”

徐牧笑着摆摆手,道。

“这本就是蜀地百姓应得的,若我军能攻占昆州。”

“王燮叛军距离灭亡,不远矣!”

诸葛渊摇晃着羽扇,忽然话锋一转。

“殿下,取昆州不过是一个开始,攻占昆州,蜀州也是您的囊中之物。”

“若殿下再将登州与鬼门关都纳入囊中,蜀地,尽归您麾下!”

“北凉、蜀地连城一体,殿下进可取燕云、关内,退可守鬼门关、潼门关!将立于不败之地!”

绫月的手一抖,酒水洒落在桌上。

诸葛渊的话往小了说是野心勃勃,往大了说是大逆不道!

北凉王徐牧的面容平静,问诸葛渊。

“诸葛先生,本王若真那么做了,将受千夫所指。”

“你可知道后果?”

诸葛渊放下羽扇,郑重地向徐牧行了一个大礼。

“渊自追随主公起,殚心竭虑为主公谋划,不敢有一日懈怠。”

“今主公被夺北境兵权,大梁内忧外患。”

“皇太子与其身后的重臣对您虎视眈眈,殿下,您,已经站在了悬崖边!”

从徐牧与诸葛渊相识以来,诸葛渊从未这般郑重与严肃。

徐牧的眉头微皱,他知晓如今大梁的局势不稳,但似乎没有诸葛渊说得那么严重。

“诸葛先生,本王为何站在了悬崖边?”

诸葛渊深吸一口气,抬起头。

“主公,蜀地生乱、东海之滨民乱,北境重镇接连被突破。”

“大梁内忧外患不绝,而皇帝陛下却优柔寡断。”

“对储君之事犹犹豫豫,有心复立殿下却顾惜君王的颜面。”

“冒险撤销您的统兵权,让皇太子殿下镇守南橘城。”

“内忧外患、君王优柔,大梁摇摇欲坠,此为其一!”

徐牧的眉毛微微一挑,梁帝会不会复立他,徐牧从不奢求。

不过,经过诸葛渊这么一分析,徐牧有豁然开朗之感。

梁帝命徐龙来接替北境的统兵权,莫非真是在为撤销徐龙太子位做准备?

“诸葛先生请继续说。”

诸葛渊微微颔首,他往前走了一步,遥遥指着南橘城的方向。

“皇太子殿下有姬家支持,殿下您却没有姬家,更与大梁的五姓结怨。”

“您收凉州、安州、灵州,将五姓以及朝中多少大臣的财路断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关于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痛!太痛了!我的女巫死了,梅琳娜也烧了。林缺重生到艾尔登法环的世界,决定弥补这一切的遗憾,这一次,没有人会死。觉醒万物攻略系统!获得无数boss技能!女巫!艾尔登之王命令你,死了也给我复活!梅琳娜!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发烧!不许变成熟人!不许当木头!托普斯!谁敢动你来一个本王杀一个!玛莲妮亚,米凯拉,菲亚,壶哥!都给我活着!我带你们一起去攻略世界!见证无上意志的覆灭!本书
小尼姑姐姐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