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太子竟是女儿身

第281章 该动一动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假太监:太子竟是女儿身》最新章节。

“王公公,可知皇上找我什么事?”

路上的时候,李顺想从王海嘴里探听一下消息,提前有个准备。

“李大人,实在抱歉,皇上只让我带你来,真的没说什么事情。”

王海开口说道。

李顺只好不再询问,随着王海来到勤政殿。

“你来啦,过来坐。”

进了勤政殿,杨昀面带微笑的问道。

李顺忐忑的点点头,不知道杨昀单独见他,又让他干什么事。

杨昀拿出一张银票放在桌子上:“给你的,收下吧。”

李顺探头看向银票。

一百万两!

“皇上,你这是什么情况,怎么给我这么多银子?”

李顺一惊,杨昀突然给他这么多银子,看来这回让他做的事情肯定不会小,这是又要对谁下手了啊!

敦亲王的事情,他还美动呢。

“没什么情况,就是给你的,收下吧。”

杨昀看着李顺战战兢兢的样子,不禁失笑。

李顺没接,只是看着李顺,等着杨昀下文。

他心里清楚,这银子不是白拿的,他要知道杨昀的目的是什么,万一杨昀让他做的事情他办不到,拿了银子等于被杨昀拿捏住了。

“这是给你的水泥收益利润的分红,怎么,不要啊,不要朕就收回了啊。”

杨昀脸色一沉,他知道李顺心中所想,心里不高兴,难道在李顺眼里,他召见李顺,就是想让李顺给他做事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么多啊。”

李顺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是震惊,这才不到一个月,没想到分红就到了一百万,那杨昀得赚多少钱了啊。

“水泥的销售非常不错,利润整整六百万,如今在全国一百五十八座城市,都建立了水泥分厂,李顺,这是你应得的,收下吧。”

水泥是李顺发明的,如果不是李顺把配方给了自己,他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收益,给了李顺分红,也是安慰一下李顺,让李顺心里平衡一些。

“皇上,当初臣将水泥配方给您的时候,就没打算要这分红的,这银子,臣就不要了吧。”

李顺目光盯着银票,装模作样的推辞着。

“给你你就拿着吧,这也是你该得到的。”

杨昀说道,心里清楚,李顺是假意推辞,好气又好笑。

“呵呵,那臣就不客气了,多谢皇上?”

李顺这才将银票拿起,乐颠颠的揣进怀中。

“你这段时间在做什么呢?”

见李顺收下银票,杨昀再一次开口问道。

“皇上,你也知道,小琪怀孕了,孕吐的厉害,情绪很是不稳定,我得在家陪着她。”

李顺如实回答。

“胡闹!”

杨昀闻听生气了,脸色一沉:“朕任命你为监察御史已经半个多月,你究竟有没有苏都察院报道?!”

李顺闻听,赶紧对杨昀表示,他虽然没去都察院,但是暗中查了下,都察院的人还算恪尽职守,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

“都察院那几个人什么德行,朕还不知道,让你去做都察御史,就是督促他们的,你自己反而如此懈怠,如何让人信服!”

杨昀听到李顺的话非常生气,认为李顺懈怠,磨洋工,要是所有官员都像他这样,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在家猫着,那还不乱套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关于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林宇意外之中穿越到了架空王朝,却因为家族收到小人迫害,被强制抓了壮丁。不过好在他激活了最强贤妻辅助系统。许多年后,手下诸将将黄袍披在自己身上,林宇感慨道:“是该歇一歇了,毕竟也得等韭菜长一长再收割不是?”
朱门臭狗肉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关于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老子到来
李世民穿越赵构!
李世民穿越赵构!
关于李世民穿越赵构!:一觉醒来,天策上将李世民穿越南宋成了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的昏聩帝王赵构,于是,南朝大改,真龙亲临。李世民用两月时间肃清朝堂,斩奸臣,除阉党,肃清世家顽疾。用一年时间强军,振国,驱逐金人,收复旧疆,将积弱南宋打造的铁板一块,而后迁都长安,重塑盛世大唐。一年后,岳飞领兵征战沙场,要开疆扩土,目标吐蕃诸部。未曾想到,一夜之间,高坐在帝王宝座上的李世民一日之间再下十二道金牌。“
空心竹
金榜曝光历史,曹操刘备差点没命
金榜曝光历史,曹操刘备差点没命
三国+爽文+争霸+系统+杀伐果断+老六想了解历史的,了解真实三国世界的,请自行穿越,这是小说不是史书。张杨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了汉末军阀之一的上党太守张杨!什么鬼?十八路诸侯中最弱的一位!还憋屈的被自己手下砍死?激活超级金榜系统,开始打造猛将榜,排榜质量越高奖励越丰厚!猛将榜第三十位,忠勇猛将之曹洪:天下可无洪,却不可无公。令人敬佩!麴义:我是反骨仔?夏侯惇拔矢啖睛: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太史慈
敏而好雪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关于显微镜下的太平镇:着名的历史学家王笛老师说,把历史放在显微镜下,如果没有小人物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完整的。套用一下王笛老师的话,把一张行政地图放在显微镜下,如果没有那些小镇,这张地图也是不完整的。这是关乎一些小人物,一个小镇的故事。
哥别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