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

第18章 我不同意(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最新章节。

长安城,中书省官署里再次坐满了人。

求援的高适两手空空回了潼关,但军报不会停。

李隆基以及众大臣都知道了潼关挡住了叛军的第一波进攻,眼下在讨论下一步计划。

韦见素很罕见的首先发言,他同时质问杨暄和萧华,“为何不往潼关运粮草?”

“尔等是想让大军寒心,弃守潼关?”

萧华一副无辜的样子,叹气道:“户部不拨粮,武部也没办法。”

于是,韦见素盯着杨暄,杨暄冷哼一声,头扭向一边,并未回答。

看到杨暄如此模样,韦见素心里除了生气,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是谁在从中作梗。

“魏方进。”他又看向京兆尹魏方进,问道:“京兆还有多少存粮?”

“禀左相。”魏方进恭敬答道:“尚无定数,户部已经接管了。”

韦见素忍住质问杨国忠的冲动,重重呼出一口气,便不作声了。

自始至终,李隆基和杨国忠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没有什么表示。

官署里陷入了可怕的寂静。

“笃笃笃。”

杨国忠敲着桌子,咳嗽一声,打破宁静。

“哥舒翰启奏大军最多还能守城十日,最少三日,依各位之见,有何良策?”

韦见素听到这话,心里气的只想骂娘,真是又当又立的。

没有人吭声,大家不是傻子,早猜出了杨国忠和李隆基的意思。

但,有一个人例外。

李亨沉不住气了,他也敲着桌子,道:“若不往潼关派一兵一卒,也不运粮草,还要潼关做什么?”

“还有什么可议的?”他耸了耸肩,“将潼关送给安禄山好了,所有大军回守长安。”

“太子此言不妥。”杨国忠淡淡道:“潼关岂能送给叛军?若那样的话,长安万民如何看待我们?”

“那右相有何良策?”李亨冷笑道:“让他们拿命去守十日,然后送掉?”

杨国忠未见恼怒,只是轻轻抚着胡须,缓缓说道:“我欲在长安每三户抽一丁,由陈将军领禁军进行训练,用于守卫长安。”

“另,朝廷下诏再令边关乃至各郡抽兵勤王,尤其是南方诸郡。”

“还可令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率军回援潼关和长安。”

“到那时,即使潼关丢了,也能保住长安。”

说到这个时候,杨国忠已经有点洋洋得意了,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妙计。

还有一句话他没讲出来,那就是潼关守军挡住了叛军第一波进攻,说明还有一些可战之力。

若叛军不惜代价势破潼关,那会有较大损耗。

到那时,守长安会相对比较容易。

听到杨国忠的计策,有人开始低声讨论,愈发使得杨国忠脸上得意。

李亨也在思索着杨国忠的计策,乍一听是有点道理,但仔细想想,他坐不住了。

“那潼关大军怎么办?”他问道。

杨国忠面无表情看了李亨一眼,没有想回答的意思。

李亨明白了,杨国忠此举是要潼关死守,自生自灭,能顶几日是几日,杨国忠只愿意死守长安,而不是潼关。

或者说就是要潼关大军送死,包括闯了祸端的李璘。

在杨国忠的推动下,李璘的“妖言”被刻意散播了出去。

现在,不少人都知道李璘妄言长安会丢,圣人惨死,贵妃沦为军妓一事。

这也意味着李璘注定不会被原谅,回不到潼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