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可为张弘范修书一封给希宪相公,如此一来想必那张弘范亦不会强留我等,而且与那李正旭分开,亦方便他北上行事。”
赵昺点点头,毕竟早已分析出张弘范交好张君宝的目的,想来荐给当朝丞相的一封书信应该能让张弘范满意。
“那依真人所言,只是我等离开张弘范大军,又去往何处寻那根基之地呢。”
张君宝摇摇头,解释道;
“目前北方不是好的去处,那里人丁稀少。而且蒙元已经通过金,辽旧族以及汉人军将世家将民户编为军户,管理甚严。”
赵昺听到张君宝说到军户制,一时有些惊讶,后世刷视频经常提到老朱的政策便是制定庞大的军户,匠户制度,民间户籍,导致明朝后期军户贫困,战斗力低下,逃户也十分严重。
只是没想到在元朝早期便已经有了这种制度。
“张真人,北方军户是否世代无法转变户籍,只能屯田?”
张君宝看赵昺好像理解军户制度,便点点头同意:
“是啊,除此之外,还有匠户,盐户,驿站户,矿户,如此等等。元人不善管民,便将百姓分成几十种户籍,限定不可从事他业,还根据户籍缴纳赋税。”
赵昺点点头,看来这大名鼎鼎的军户制还真不是老朱的首创,元朝就已经开始有了,只是老朱也没想到以后有如此大的弊端。
“张真人,既然北方不是建立根基之地,那到何处建立基业呢?”
张君宝看赵昺同意自己的观点,便继续分析道;
“自两晋之后,称王称帝者均手握兵马,而兵马首重钱粮。”
“而北方民生凋零,元人统治腹地,任一处均不可建立根基,唯南方可行。而荆湖,川峡仍在激战,蒙元大军皆云集于这两处,想来大战之后,必千里无人烟,亦不可轻往。”
“赵宋自南迁,虽无精兵良将,亦能守得百多年江山,全赖这江南富庶。而这泉州,人口繁多,商路通达,又是世上第一海港。在此设为根基又有何不可?”
赵昺闻言点点头,这里确实是设为根基的好地方。荆湖路和川峡路那边虽然还有大宋军民抗争,但是那里却是蒙元重兵集结,极为重视的地方。
由于泉州这地方是蒲寿庚和田真子等人主动投降蒙元的,依然被蒙元忽必烈重用。
毕竟蒲寿庚等人也是商人出身,元人在这里统治力反而会偏弱。
如果在此地发展,不仅可以快速积攒钱粮,更是方便联通沿海地区,遇到大事,亦可方便退入大海。
而且此前张弘范和张君宝在路上闲聊时候曾经提到过,如果蒲寿庚没有将南宋小朝廷逼走,福建路将十分难以攻打。
从两浙路南下,有雁荡山脉,从江南东路东进,亦有武夷山脉,大队骑兵实难快速进军。
最后一点福建路是离海对面的台湾最近的陆地了,此时的宋元对海对面的台湾岛还不熟悉,认为那里是蛮荒未开化之地。
殊不知那里气候宜人,雨水充足,资源丰富,也是战略要地,因此无论是将来作为起兵举义的退路,或是建立海上贸易的中转点,都十分重要。
赵昺思考良久,定下决心如此便以这泉州作为根基之地。
“张真人,如此我等便留在这泉州,以此为根基,慢慢发展。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张君宝闻言连忙拍手称赞;
“不错,此九字方针真乃良策,不下于孔明的拥兵荆益,联吴抗曹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