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洪一与西飒掌使堪堪斗在了一起,那边南璃掌使的琉璃链鞭已向黄伊榕的脖项绞落。
黄伊榕弯腰下马,左掌撑地,右脚一踢一送,链鞭末端的琉璃钩一个转折,竟向其主人——南璃掌使疾速倒飞,险些钩伤她的左肩。
拜火教的两位掌使已然出手,那八大护法不敢贸然地掺和进去。若他们出手相助,岂不是说明了在他们看来,本教神圣的掌使大人,还敌不过这些区区的中原人?如此的话,掌使大人的颜面何在?故而,他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朝铁梦筝和郭旭扬杀去。
郭旭扬既然已经答应了洪一他们“不动手”,因此事先便带着老李退到了马车旁。铁梦筝眼见八个人直冲过来,她年纪虽轻,临敌时却也能强作镇定,思变迅捷。她手中的玥丝竹凌空一抛,眨眼间便幻化为一十六片“飞竹”,每两片“暗器”从各种诡异的角度,分打一个敌手的两处死穴。
八大护法见她手中兵器古怪,不敢硬接。在他们格挡闪避的间隙,洪一已抢在郭旭扬出手的前一刻,身形疾掠,便护在了铁梦筝的前头。黄伊榕挥刀逼退南璃掌使两步,亦欺身过来援助。
于是战局逐渐演变成:洪一一人对阵西飒掌使及三大护法,而黄伊榕的涅冰刀在与南璃掌使的链鞭互有往来的同时,亦为铁梦筝分散了两名护法的攻击。铁梦筝的玥丝竹时而如鞭、时而似剑,倏分倏合、奇妙非常。包括明斯在内的三名护法,虽在气势及内力上压制了她,然想近她的身,却也绝非易事。
郭旭扬在一旁看得真切。那日在山路上伏击他与黄伊榕的十六路人马中,这手执银伞的明斯护法,乃是群豪中武功最高的一个。然数轮交锋下来,他看出了这曾经在群雄中独领风骚的明斯,竟是这十个人之中,武功最不济的一个!好在洪一、黄伊榕及铁梦筝,均是年轻一辈当中数一数二的翘楚之才,即便在这诺大的江湖中,武功能胜他们的,亦不多见。他三人武艺超凡,才使得此战下来,己方渐占上风。
“西域确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拜火教’不愧为西域第一大派。”郭旭扬暗暗赞叹道。被这样一个教派惦记着,他日后想要睡安稳觉的日子只怕更少了……
忽然,西飒掌使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郭旭扬虽听不懂,却隐隐地感觉不妙。他看到那两大掌使、八大护法倏然步伐飘移、进退有度,似乎是要结成某种阵型。
“不好!他们要结阵!速速打乱他们的阵型!”论单打独斗,拜火教的十人已逐渐被洪一三人压制,然倘若让他们结成某个威力强大的阵型,胜负便殊难预料了。
西飒掌使指挥着众人迅速结阵,洪一三人则努力地打乱敌方的站位。正在此时,郭旭扬又听到远处有五人御风而来。来人不知是敌是友,他的一双剑眉微微蹙起,缓缓地摸向了湛卢剑的剑柄……
**“浅议”写文之十:
关于“前情提要”。
Ennnn……又开始我的“浅浅地议一议系列”了。再次声明: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总结,喜欢的就随便看看,不喜欢的请直走右拐……
貌似现在看剧经常会有“前情提要”和“下集预告”。“下集预告”我估计应该很多写文的作者不会整这个(至少我不会整哈哈哈~),但“前情提要”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整一整的。
现在码字党在网上发文的应该占95%以上吧,而且大多数是边写边更的,这就存在着一个“等待”的时间。而就算更的频率再快,读者看文只为消遣的情况下,能把剧情记得很牢的应该不会多吧。有时候甚至发现有些作者连自己前面挖的坑,自己写着写着后面都忘记了的情况……
所以个人认为:“前情提要”很有必要——写短篇及中篇或许可以忽略,但写长篇却不得不没有这玩意儿……
目前我好像没看到有作者在每章小说的“前面”,像播剧一样,强插一段“前情提要”(当然也许还是有的,只是我没看到罢了)。毕竟看剧和看小说的感观还是相差很多的,强插一段文字,感觉会很奇怪吧?或许还会让读者产生各种不好的感观。所以就只能运用各种手段,在文章篇幅中,通过穿插进篇幅中的“文字”,把“前情”点明出来,来让读者回忆起来。
如果说懒得去写“前情”会怎么样?我觉得对读者来说,应该不会太怎么样;但就作者而言,至少会比较“亏”。是的,就是一个“亏”字。因为已经不能激起读者“承前”的感触。一段本应“承前”的剧情,达不到“承前”的效果,辛辛苦苦地写出来,或许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成效。个人觉得:只有充分调动和利用每一处细节,让“收益最大化”,才不浪费作者耗尽洪荒之力码出来的每一个字。
我个人总结了一下,弄“前情”有很多种方式。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其中一种,未免有点乏味。若能在适当的时候,挑不同的方式方法,融入和穿插进文章里,应该感觉会比较好。呃……举栗子还是用我的文吧,自己的文比较熟悉,一时半会儿的也想不起其它对应栗子的文。
第一、创造一个必要的故事情节,以“推动剧情”为“明面上”的体现,通过角色“口述”。
据了解,蛮多喜欢扫读文章或者快速阅读小说的读者,一般会抓“对话”重点去看(当然这不是绝对),所以“口述前情提要”,便算是一种“强行植入”。比如我文中的第五十三章,女主黄伊榕向李德謇告知她这段时间打探到的所有信息。她懒得去见“唐王府”的高层,所以逮到谁就直接和谁说了,让对方去转告。
第二、“反衬回忆法”(这个“法”是我自己胡诌的,别当真……)。
呃……意思就是,通过反差效果,让读者去回忆“前情”。比如第五十四章,铁从云与郭旭扬的第三次相遇,借用铁从云的人设,我写了他与郭旭扬——这个在江湖上很有名的大侠,的前两次相遇的“回忆录”:堂堂郭大侠,第一次被男人灌醉,第二次被女人追打。读者看到这里,因为带有“反衬效果”,所以或许会有短暂的回忆一下前面郭大侠的“丑事”。当然也极有可能看快了没注意——因为我写这里的时候,没有像前一章黄伊榕叙述那样,写了那么多文字。反正这只是举个栗子,重点是想说这个“方法”。
第三、“对比回忆法”(胡诌加二)。
比如本章,明斯护法的武功,之前和某A群体对比的排名,以及现在和某C群体对比的排名,两边排名的“对比”。貌似看武侠剧、武侠文的人,特别喜欢“论武”。那武功排名的直观对比,少不了会加深“前情”的印象,而且又能从侧面反应出洪、黄、铁三人武力值的水平定位。
第四、“重要的事情说N遍”。
一些贯穿文章脉络的重要的事情、剧情、人物等,时不时地拉出来遛遛,不断反复地加深读者的印象。比如我文里前面郭旭扬背木剑的这个事情(看小说不像看剧,剧里可以弄一个人背着布裹的木剑的画面。有这么一个人老背着这玩意儿在镜头前晃来晃去,观众想不记得都难。但小说的情况不一样,不写出来就会忘)。还有类似万重山这个角色,我也经常会“遛”他。我想,只要看完我的文的朋友,不管看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应该没有人不认识万重山的吧?虽然他正式的“出镜率”并不怎么高。
第五、其实还有蛮多“法”的,就不一一多说了。先酱紫。
PS:我本来想写西飒掌使的武器是两个龙卷风形状的铁器。毕竟,飒者,风声也~~~后来自己脑补这掌使拿着两个巨型“甜筒”在那里舞来舞去,于是把自己笑得不行,所以最后改成了铁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