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要往那山城进军,就要跨越山峦沟壑与河流。
道路艰险,路途上的土著嘛,只要明军不刷在脸上就不老实。
与叛军勾结,或是暗地里窥视明军踪迹传信给叛军,或是来偷窃明军物资,或是干脆就与贼人一伙,在山间袭击明军外围探子或巡卒。
诸多细碎冲突,好似癣疥之疾,不值得大军关注,但痒的难受。
朱康燮知道,山民们对大明积怨已久,不止是叛军,诸多土司,就算是亲明一派的土司麾下的青壮年也对大明心怀怨怼。
之前明军对山间村寨的袭掠更是滋长了这份仇恨。
就算那些土司官对明军表示臣服,其麾下青壮也不愿坐看明军在山间肆虐。
好在,大明帝国出兵不是为了赶尽杀绝,军队得胜,政治工作紧随其后,朝廷对叛军下达了最后通牒,也是对造反者主谋的判决。
虽然按常例,一般是要把人拿下后才判死刑,但眼下的大明帝国没有人会觉得明军拿不下他们。
同时,这份最后通牒也是招抚文书。
“贼酋与其麾下两大将,十将军及其亲属必死无疑,土地全数罚没再行分封,但是否要夷三族却还需看你们的态度,看那些依旧盲目从贼的人的态度。”
朱康燮召集了目前所有至少在明面上亲明的土司官,向他们宣读了大明帝国的政令。
帝国只诛首恶。
并且还考虑到了一众土司官世代通婚,麾下部族虽不算合得来,但这些土司老爷们可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还可以免去株连之罪
限期一月,若是期间叛军主动臣服并献出酋首,朝廷对其他人既往不咎,之前加的税还能减去一半。
一身华服穿金戴银的土司老爷如今跪在朱康燮直呼圣恩浩荡。
一个个鬼精鬼精,从这最后通牒中听到了莫大的利益,也知道朱康燮是借着他们的口向叛军传话。
时间不多了。
减去一半的重税,拆屋效应顿时发作,亲明派土司彻底成了忠诚派,肉眼可见的与叛军划清了界限,使得仆从军的整体士气都高了一些。
也因为这个,叛军内部自然的出现了分歧。
土司们本就算不上团结,如今只要献上带头造反的人的脑袋,其他人就皆大欢喜,减了税,身家性命和财产都能保住,甚至......还能图谋一下酋首土司被罚没的土司与人口。
这等优厚的条件,若是换个处境,酋首自己都会心动。
只是这些条款,也彻底将大全王以及其麾下领兵的十余位将军逼入绝路,只觉身边其他土司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劲起来。
为了不让流言蜚语在军中发酵导致大军慢慢分崩离析,大全王巩天奥选择拼死一搏。
一八四一年二月末,巩天奥率军离开戎哥山城,与明军在一条名为马哈坎河的源头山谷之中正面对垒,试图以一场胜利压住被大大损害的军心。
而朱康燮这次选择将指挥权握在自己手中。
叛军急了,他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