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64章 “偶遇”(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最新章节。

李陶然没好气的拍了她一下。

“这里又没外人在,你显摆给谁看呢?”

金海燕吐吐舌头。

“要是有外人在,我才不好意思这么显摆了,嘻嘻嘻嘻嘻。”

两个女知青顿时笑做一团。

对于张宏城搞各种票据的能力,比如副食品票什么的,小队里所有人都佩服到了极点。

她们自己身上的副食品票几乎都没动过。

大冬天吃不上新鲜菜,面对高强度的跋涉和演出,补充维生素显得极为重要。

所以每隔两天张宏城就会搞到一点票,换成罐头什么的给队员们补充维生素。

而且张宏城这个人特别会交际,把一切都安排得相当细致周到,让她们根本不用考虑旁的问题。

似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张宏城都能在谈笑中轻松解决。

全队最后一个对张宏城服气低头的自然是李陶然,可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

李陶然这个女知青有点慕强。

她逆反了。

从对张宏城一百个不服气,变得对张宏城感到一百个好奇。

三个罐头都是黄桃的,女知青们分吃两个,三个男知青分吃一个。

过几天吃一回罐头的奢侈套路,张宏城也是被逼得没办法。

一周前楚描红私下警告了他。

这年月大部分人本来就缺维生素,而队里的知青们在本该猫冬的日子四处奔波,身体都处在一个绷紧的状态,一旦断弦就是大事。

粮食、肉食和维生素都要补。

粮食还好说,各村哪怕再苦也藏得有精细的粮食,只要他出的起粮票。

而肉则有些不好办,他只能在途中经过镇子的时候用全国粮票去买点食用油。

张宏城也是到了五连后才知道自己之前换粮票亏了。

全国粮票是带油的,可以异地当油票用。

两斤全国票能在本地买一两食用油。

而油票在全国都是有市无价的东西。

最后就是关于补充维生素的问题。

如果他的小队是劳动小队,他也不用管什么维生素不维生素的。、

可偏偏跳舞的两个脚掌心掉皮严重,两个唱歌的嘴唇开裂,苏北京和孙志强也嘴巴溃疡的厉害。

补充维生素刻不容缓。

也是看在自己的提干前途上,张宏城才破例冒了一回险。

李陶然小口吃着黄桃,眼神时不时的瞟过张宏城。

张宏城没有注意到李陶然神秘的小眼神。

他在不停的看着手表上的时间,队员们以为他是在着急班车怎么还没来。

当时间来到十点出头,一辆满身泥泞的蓝色班车慢慢的从路的尽头开了过来。

张宏城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等的“贵人”来了。

前段时间,他一直让胖子帮他在网上搜索带着最近时间和地点的词条。

胖子找到的其中一条是1973年3月17日,京城日报刊登的一篇报道。

【该报记者前往XXXX知青农场采访的途中,正好遇到地方上组织知青们铲雪清理道路的宏大场面,于是写了一篇报道被京城日报发表。】

张宏城故意选择在今天、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转车,就是为了造成和那位记者在车上“偶遇”的假象。

他要借着这位记者的笔,把自己、自己的小队和楚描红“写”的红歌传到京城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妻出轨白月光,我直接猛的一脚将她踹开
娇妻出轨白月光,我直接猛的一脚将她踹开
复仇+后悔+都市+爽文+家国三年前,我遭遇车祸危在旦夕。一个路过的女孩帮我打电话叫了救护车,我最后得救了。恢复身体后我打听到,她竟然是帝都大学绝美校花柳如烟。在我想要感谢她救命之恩时,她双目突然不知名的失明了。往日的追求者如同鸟兽散去,紧接着她就被所有人抛弃了。我不离不弃的陪伴彻底感动了她的心,她同意嫁我为妻。往后的人生我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只为守护她而在。她说怕耽误我人生,结婚三年她都没有同
樱桃树下
神豪:我吹的牛能成真
神豪:我吹的牛能成真
关于神豪:我吹的牛能成真:刚刚被女友抛弃的杨帆,居然幸运的激活了‘吹牛成真系统’!从此杨帆开启了逆袭人生。金钱、事业、美女一样不缺。“前女友,我谢谢你的抛弃之恩!”(简介无力,请海涵!)
不平凡的蚂蚱
灵气复苏后,我从一支苍蝇拍开始
灵气复苏后,我从一支苍蝇拍开始
灵气复苏时代到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逐梦客
人生模拟:女剑仙跨界寻我
人生模拟:女剑仙跨界寻我
女剑仙跨界寻我:南烛染上一种怪病。医生告诉他仅剩三个月寿命。............一次次模拟,南烛成功体验不同人生。直到某一天,南烛还处于睡梦之中,突然感觉怀里多了个人。女剑仙:“哥哥,这一次,我不会再失去你了......”南烛:“......”(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
是墨不是默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有九个漂亮姐姐,加十八个可爱外甥是什么体验?苏明绑定神级舅舅系统!只需照顾外甥,挖掘并培养外甥们的潜力,就能获得返还奖励!无论什么领域,都“略懂一二”!多年后。娱乐圈顶流、科研巨擘、金融大鳄、体育健将……统统给我从舅舅家走出去!舅舅我啊,就是这么平平无奇、朴实无华!只需一声令下,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那臭小子,不要正月剪头啊喂!”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