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228章 我都想吃你的肉(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最新章节。

新征程棉纺厂。

这是花城最近相当出名的纺织单位。

张宏城坐在钱主任的办公室里看了小半天的本地日报,先后看到了关于这个厂的四五篇报道。

新征程棉纺厂之所以最近如此出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骨干终于再次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别人看到关于新征程棉纺厂的几篇报道,都会开心的赞许点头,但张宏城却在暗中摇头。

还是时代的通病使然。

这么重大的技术突破,日报社的记者居然能深入技术车间,拍摄所有的技改环节......。

还一五一十的刊登在报纸上。

要不是日报给的篇幅太小,张宏城发现这位热情的记者恨不得把工艺图都给发上去。

要是张宏城是一家国外纺织厂的CEO,此刻怕是嘴巴都已经笑歪了。

其实也不怪棉纺厂和那位记者如此激动。

在记者的连续采访中,所有人都知道新征程棉纺厂在给一家外国客商生产一批布料。

在这笔业务谈妥之前,外商对新征程棉纺厂的设备和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疑虑的,哪怕是对新征程最好的产品也有些患得患失。

外商的这种态度刺激到了棉纺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

经过半年多不休不眠的努力,技术小组终于将产品质量再次提高了一个档次。

按照技术科长的介绍,如果以前外商对产品的满意度是60分,那么现在起码能达到70分以上!

如此能提升全行业士气的事,日报自然要大书特书的宣传。

新征程棉纺厂踌躇满志,决定给外商一个惊喜和对他们刮目相看的机会。

技术小组加班加点完成了几条生产线的改造,那位外商的订单全部采用新技术生产!

新征程棉纺厂的领导们很确信自己能替本国业界,在外国人面前好好的扬眉吐气一回。

于是乎,新征程棉纺厂之前替外商生产的那一批出口布匹就多余了出来。

以如今国内物资的匮乏,这批布匹其实很好处理......才怪。

这些出口品的生产成本远超各地、各单位棉布划拨价的心理上限。

划拨价比平时要贵一倍,这不光意味着老百姓买这些布要多花一倍的钱,还要多花一倍的布票。

质量这么好的棉布大家看着都眼热,可没一个敢开口要。

勤俭节约的口号可不是白喊的......。

如果没有张宏城这货插一手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上这批高档棉布会被上头强逼着京城和沪上的几个大单位含泪吞下。

因为这些原本要出口的棉布太精贵,所以京城和沪上的单位都派出了专门的车队去拉。

结果布匹刚刚拉到沪上,京城那边才到河北,新征程棉纺厂因为区域大停电的缘故,即将耽误交货日期。

如果延期交货,外商要的是三倍的罚金!

而且这笔买卖涉及到了对外出口的信誉问题。

上头一咬牙一跺脚,这批布匹在14小时之内就回到了花城,被大批军车准时运抵交货港口。

所以这运费真的很吓人!

张宏城不清楚为什么运费最后会那么高,但不妨碍他第一个“挺身而出”。

新征程棉纺厂的业务员如今在满花城的转。

他们手里的这批旧棉布必须尽快脱手,否则厂里用于二次生产的物资和资金是不够的。

新征程棉纺厂的业务员们满城乱窜,脸上故意苦兮兮的求这个求那个收下他们这批货。

其实本质上就是在炫耀他们新征程棉纺厂的成绩。

我们棉纺厂不但进行了技术革新,而且还拒绝了上头领导的好意,不需要上头继续划拨资金和物资。

充分说明我们厂之所以敢作出生产另外一批高档次的产品供给给外商的决定,是因为我们厂上下团结一心,有着这样的底气!

就连白云街道的钱主任也被这些业务员骚扰了好几回。

可就以钱主任账上那几个钱,光看到对方那个内部划拨价就觉得头晕眼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五零后老文青好好地领着退休金,跳着广场舞,撩隔壁老太太,活得不知道多么有意思。却一觉重生到二十岁的年纪,那时候他刚知青返城,在工厂车间当工人,家里穷得找不到一只耗子。而在不久的将来,二妹也会迎来人生巨变,酿成撒手人寰的悲剧。怎么办?老文青只能写作,把后世文学名着畅销小说抄一抄,做个大文豪,改变身边亲人的人生。
水下五米
不觉春已去
不觉春已去
主人公许知韫在家庭环境较好的条件下长大,由于父母乐观的性格加之对她的“放养”,造就了许知韫乐观积极,思维活跃的性格。少女时期初读《红楼梦》就让她领略了林黛玉的种种哀愁,此后由于对古诗、古籍的喜爱,更是让她一步步变得思想细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作家QNMCao
御兽从旅行青蛙开始
御兽从旅行青蛙开始
井奚穿越到了御兽世界。当她以为她要高考时,她被特招啦!当她以为她要当二道贩子时,她进军队啦!当她以为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后勤时,她上前线啦!生活可真是出乎意料啊......
上山采莲蓬
晚香郁
晚香郁
谢景禾你究竟透过我得眼睛在看谁?
杏飞鱼
谴神之夜
谴神之夜
翻开这本书,和我一起寻找世界的究极吧!
一生之敌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