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一神通,道爷你这么玩?

第250章 夜谈对弈(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页一神通,道爷你这么玩?》最新章节。

两人都下的兴起,一直杀到后半夜。

袁穹是属于那种享受游戏快乐的人,并不在乎输赢,所以除了前两局赢了,后面就没赢过,哪怕用了小妙招,一样不是谢还月的对手。

而谢还月则是非常喜欢这精妙棋类游戏,纵横交错,谋略算计,兵法战阵皆在其中。

他很佩服袁先生“发明”出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棋类游戏,虽然很多规则尚未完善,略显粗糙外,再无任何毛病。

即便这样,他都能玩起来就不停下。

二人就这般边饮酒边下棋边闲谈,不亦乐乎。

“所以说,跟我交手的那个人叫薛青衣,是神霄七子数一数二的高手?他确实不一般,很强,无论术法还是拳脚,都不是一般人,尤其是那拳脚功夫。明明长相那么秀美,寻常女子见他长相,都要自愧弗如,却不想打人的时候,也是那般疼痛。”

袁穹开始吐槽起给他非常深刻印象的人,这还是自出道以来,第一个能从他手底下活着跑出去的对手。

虽然自己的战绩水份一直都很大,可这种能活着走的猛人,确实是第一次见。

“哎,我那二师兄一向如此,我与他相交不深,他挺看不起我的,所以很多事情也都是道听途说而来,我也难辨真伪。”

“似乎他前世就是一位女子,不知为何最后投了个男胎,这事儿还是我师父当时说起的,因为他生前非常看中二师兄,一直将他视为衣钵传人。”

“衣钵传人?那还确实是学到了真本事!神霄老道主到底是怎么仙去的?”

“袁先生竟然不知道这事?”

“我不知道的可太多了,越是修行日久,就越是不知时间流逝。”

“其实也不是什么隐秘,师父常年征战在一线,与妖魔高手相互对峙,一人独斗群魔,油尽灯枯熬走了。”讲到此谢还月叹了口气,“那林广就曾经进言过给师父,说采集人魂以作补药,只是被师父严词拒绝,事后还罚他面壁,让他休要再提。”

“那最后一战是与何人?”

“白天王。”

居然是白天王!这个名字一说出来,袁穹就想起那个前后判若两人的御姐系女人,说起来这妖,还真是与自己有些缘分呢。

“赢了?”

“嗯,赢了,白天王战死。”

“那一战后多久,老道主就熬死了?”

“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后,我师父就仙去了,来不及交代任何遗嘱,在自己的卧房内一睡不醒。”

乍一听确实很合理,但袁穹总觉得这里面哪里有些怪怪的,自己还说不上来。

仔细一想,突然想起来,那白天王的本体是白骨法相,又怎会那么容易死呢?

在虎妖王坤的视角中,姐姐大人别的不行,逃命的本事堪称一流。

如此懂得跑路逃命的女妖魔,又怎会选择在一战中,和老道主拼命呢?

换位思考下,如果是老对手,自己会不清楚老道主的身体状态?

明明再多熬他三年五载就能送走的强者,为何要与他硬拼?

事出反常必有妖,谢还月他们没有王坤的视角,不清楚尚且能说得过去。

可自己要是信了这事,那就真是有眼无珠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太岁剑尊
太岁剑尊
秦夜遭家族背叛,被打入封印着太岁古神血肉的禁地。濒死之际,秦夜得到太岁血肉,获得诡异能力。“剑本凡铁,因修者而通灵我的剑,却是活的!”秦夜以血肉铸剑,吞噬万兵进化,创立太岁剑道!剑器活如凶兽,饮血则强!随着不断的修炼,秦夜方才明白,真正的太岁劫,从来不是来自外界,而在自己每一寸蠕动的血肉之中……一路踏上巅峰,是成为太岁邪神,还是成为太岁剑尊?
粥加三勺
阴诡异仙
阴诡异仙
陈墨生于破庙残垣,目睹双亲因一枚下品丹药命丧修士之手。被抛入青岚宗为最低贱杂役的他,在腐臭药田深处捡到半卷染血残页——。从此藏起眼底锋芒,将狠辣算计裹在卑微笑脸下:他人视修仙为求道,他视修仙为屠路。练气三层时,他能跪在执事面前磕头,却在深夜用淬毒银针洞穿算计他的同门后颈;突破瓶颈时,他敢以鲜血养丹、吞噬修士精魄,更敢在账本上动下层层诡局,让克扣丹药的执事死在自己的贪婪里。青岚宗的药田泥沼下埋着无
大爱仙尊blue
玄幻:万界聊天群,我靠投资封神
玄幻:万界聊天群,我靠投资封神
万界聊天群,我靠投资封神:张太玄觉醒逆天悟性,加入万界聊天群疯狂薅羊毛,投资嬴政造反、收雷电影救姐,星辰体铸就法,万界资源尽入我手,天下修士跪拜太玄道君!
我才是猫大王啊
越低调越无敌,我真的苟不住了!
越低调越无敌,我真的苟不住了!
当谦虚、示弱成为最强外挂,修仙界的画风突变!叮!你因谦称“平平无奇”,悟性+10000点!你因示弱“不堪一击”,获得顶级防御功法!你因推辞“略懂亿点”,剑法直接顿悟无上剑意!这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啊!外门考核将至,面对恶霸的欺凌和被逐出宗门的危机,是继续苟延残喘,还是“被迫”展露锋芒,引爆全场,甚至引来内门大佬的关注?
盈盈一水间
圣祖天宫
圣祖天宫
曾作为青龙的徐崇因想要反抗苍玄神被察觉,连同同伴白虎一同被贬下神河界,没想,在神河中,徐崇又再一次坐上顶尖之位,并察觉到其余世界的存在,后又回归苍玄神界,开启重新一轮的对抗苍玄神以及其他六位主神的故事。
忆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