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很自信,或者更准确的说,他不得不表现十分自信。
他相信周瑜能够通过自己的智谋,带领军队,穿过的刘隅防守,来到吴县城下。
相比于孙权的人自信,张昭心中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从刘隅寄出的那封信开始,张昭心中就没有任何底气,他认为凭着江东当前的现状,根本无法抵挡住刘隅的进攻。
可是碍于孙权的颜面,周瑜的劝解,他不得不同意迎战刘隅的决定。
事实也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刘皇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陈兵吴县城下。
刘皇叔已经在城下举起长刀,之所以没有落下,不过是想赢得一个仁义的名声罢了。
等孙权回来后,他本想劝孙权放弃抵抗,出城投降。但见到孙权面色如同阴雨时,当下就转变了话题。
“主公,吴县被刘皇叔围困已有几日,消息已经传了出来,可公瑾却迟迟没有派出士卒前来,恐怕不是吉兆啊。”
孙权努力恢复平静后,才慢慢说道:“刘皇叔在沿途设下伏兵,想必公瑾也在谋划破解之道。”
张昭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
“刘皇叔用笔诡谲,他突然带兵带到吴县,已经从相持完全掌握了主动。此时公瑾只能不计士卒伤亡,强行突破刘皇叔的伏击,或许吴县还有一线生机。
不过,这件事事情并不容易啊,就算他能突破防守,恐怕也会损兵折将,战力大损,就算来到吴县城下,恐怕也难是刘皇叔之敌。”
孙权隐约听懂了张昭的劝降之意,他目光坚定,声音带着一丝不容质疑的决然。
“公瑾之才,当世无双,我相信他必能破敌!”
……
……
周瑜躺在软榻之上,双目通红,自从知道刘隅包围吴县时,周瑜就病了。
这场病来的很突然,就如同江上的暴起的风浪,毫无规律可寻。
江东的将领,都聚在周瑜的营帐之内,商议救援吴县计划。
计划已经商议了许久,却依旧未能取得进展。
没有任何一条计策,能够有十分的把握,通过刘皇叔伏兵,还能保持战斗力。
见周瑜愈加憔悴,吕蒙心中忧虑,他知道如今江东唯一的依仗,就是周瑜。
一旦周瑜一病不起,江东就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了。
突然,他脑海中出现一个计谋,如果按照这个计谋,必然能够出其不意的击败刘隅。
“大都督,我有一计,可以骗过刘皇叔,让士卒安然来到吴县城下。”
周瑜闻言,精神一振,他缓缓坐直身子,开口问道:“子明,有何妙计,速速说出来。”
吕蒙环顾四周,说道:“可以让士卒脱下盔甲和兵器,混在商贾和流民队伍中,前往吴县。刘皇叔素有仁义之名,看到这两支队伍,必然不会有异心。
在吴县北方二十里处,有江东一处兵器库,那处兵器藏在深山之中,只要让士卒来到此处,整理军备,在深夜之时,突然对刘皇叔发动袭击,就能将他击败。”
如今战乱不断,但商业行为却并没有停止,各地对于商贾的态度很温和,任其在境内畅通无阻。
这个不难理解,这个时代物资紧缺,各地都需要互通有无来维持人民的日常生活。
毕竟人都是要吃饭,若是阻断这一切必然会造成大的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