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他的声音认为他在打击毒品犯罪的问题上实在过至软弱,甚至有人炮制出一条让人难以相信的新闻出来,说总统先生曾向洛埃拉集团的老大古兹曼索要过2.5亿美元的好处费,并承诺会在毒品战争中,降低对洛埃拉集团的打击力度。
在政客们那里,新闻是不需要真实性的,只要是新闻就行。
它只是政客们给民众出了一道选择题,你相信还是不相信,如此而已。
很多墨西哥选民们似乎越来越倾向相信自己的总统先生跟毒贩们是穿一条裤子,因为政府在毒枭问题上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实在是太明显了。
如果搁平时,民众们的不满顶多也就是不满罢了,贩毒集团再强大,对于他们而言影响并不怎么明显,墨西哥的吸毒率并不高,毒品大多销往美国,而毒品生意作为一荐极赚钱的事业,甚至能够为政府解决一大批农民破产问题。
所以民众不满归不满,选举的时候选谁的标准依旧是能不能让自己过的更好些,至于扫不扫毒,跟他们无关。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济危机像是大旱时节的蝗虫,刚摁下去一波,接着又来一波,而且一波比一波更厉害,普通民众生活下去都成问题,更别说过的更好些。
他们对于责任总统的不满越来越强烈,这种不满在议会中期选举前的民调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总统先生跟贩毒集团勾结的阴谋论,让培尼亚总统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一旦中斯选举失败,失去了议会的控制权很有可能让培尼亚总统受到弹劾。
而接受贩毒集团的政治献金或者好处费,将成为总统被弹劾的一个突破口,虽然每一任总统都有可能收过这种好处费,但这事儿是没办法拿到台前来说事的。
培尼亚总统毕竟展示一下自己强硬的一面,对贩毒集团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自然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如果总统都将贩毒集团给灭了,谣言自然不攻自灭。收没收好处费已经无足轻重,或许会有人认为总统先生收那2.5个亿,是为了麻痹贩毒集团。
如果操作得当,这种可能性非常大的,所以培尼亚总统决定对洛埃拉集团动手。
贩毒集团实力强大,政府军不是打不过,国家暴力机器一旦全功率运行,对于贩毒集团而言,基本上是降维打击。
但贩毒集团只能打,而不能灭,这是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尤其是美国老大插一脚进来之后,就上升到了国际政治的层面。
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对毒品的宽容程度令人匪夷所思。全美50个州中,只有15个州坚持取缔毒品,正因为如此,美国保持着全球最大的毒品消费市场。
1922年,美国人将《哈利森法》案从管制毒品的法令正式转为禁毒法令,严禁在美国制造毒品,但显然禁得了生产,没办法禁绝消费,有消费就得有供应,于是作为美国后院的拉美地区就渐渐成为了美国毒品的主要供应市场。美
国人刚开始也在不遗余力的打击跨国贩毒,但后来他们渐渐发现,贩毒这项产业实在是不可能根除,灭了哥伦比亚贩毒集团,有秘鲁玻利瓦尔来接班。灭了秘鲁,墨西哥迅速顶上这项肥缺。
渐渐地美国人发现,贩毒分子来自墨西哥贩毒的钱却是美国人的,以至于到了最后,竟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毒贩向美国贩卖毒品,赚来的钱收买墨西哥警察、政客,补贴种植毒品的农民,发展自己的集团,然后向美国采购先进的武器,让美国军火商发战争横财。
美国人靠着毒品,来麻痹自己的民众,借以转嫁经和缓和济发展困顿、贫穷差距拉大带来的尖锐的社会矛盾,然后平衡自己的政治。
资本控制着美国政府,控制着美国的选民们手里的选票。所以要彻底的扫清毒品生意,那就是在跟资本作对。
因此美国人的禁毒,嘴上当然喊的震天响,可在实际行动中却是打着严重的折扣,只要在他们容忍的范围内,毒品生意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须要存在的,FbI、美国缉毒局的核心任务,实质上不是扫清毒品,而是限制毒贩不能让他们坐大到将手伸到了更大的领域。
洛埃拉先生就似乎不太听话。
洛埃拉先生对美国政府的极端仇识的态度,洛埃拉先生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极度不满,以及洛埃拉先生似乎越来越不满足于用毒品赚钱,而是通过毒品赚来的钱在政府中寻求代理人,甚至有可能将代理人推上总统的宝座,这就触及到美国的底线了。
尤其是洛埃拉集团在拥有跟墨西哥贩毒集团中的老大海湾集团相抗衡的实力时,这种挑战底线的行为就越发的不能容忍。
你赚钱可以,好死不死的玩什么政治,那种高精尖的事情,是你一个毒品贩子能玩得转的么?FbI了高层们想。
于是他们打算换个人来掌控洛埃拉这个庞大的贩毒帝国。在精挑细选之后,他们选择了贝斯特洛埃拉。
贝斯特洛埃拉接受过精英教育,是墨西哥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他对于权力的游戏规则,比他那个从泥腿子一路打打杀杀上位的老爹要理解的更清楚。
认清了规则才能够遵守规则。于是FbI跟墨西哥、哥伦比亚警方合作,想办法将贝斯特引诱到了哥伦比亚,然后突然实施抓捕行动,将他带回了美国,再向他抛出橄榄枝。
在自由和失去自由面前,贝斯特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这也成为了叶帆护送贝斯特南返的起始点。
“为什么选择我?”在墨西哥毒窝里待久了,对于罗斯特所说的这些所谓的政治,叶帆不能完全理解,但起码不至于惊讶,美国人干任何没底线的事情,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