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九城之大院顽主儿

第22章 收服(1/2)

“说漏了吧哥们儿,老实交代吧,干这行当多久了?”宁远笑着说道。

“什么行当,你云山雾罩的,我听不明白!”这佛爷的头领还死犟。

“怎么着?不来点儿真格儿的就不说实话是吗?兄弟们,抄家伙!”宁远大喝一声。

钟跃民袁军等二十多人“唰唰唰”的各自掏出了手里菜刀车锁等家伙就准备往屋子里冲。

“别,别!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兄弟!”

那佛爷领头的青年看着这帮大院儿子弟动真格儿的,当即怂了。

“说吧,你们这伙儿佛爷有多少人,平常在哪儿开张?”宁远拿出三棱刮刀指着对面这青年说道。

对面这青年佛爷犹豫了片刻说道,“咱们要不屋里谈?”

宁远看了看他们这仨人,身形瘦削,估摸了一下对自己应该没啥威胁,当即答应下来,不过保险起见,宁远还叫上了钟跃民一起进屋。

屋子里陈设也很简陋,但是宁远扫视一圈儿下来,还真是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物件儿。

桌子上摆着一套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一套是六个小杯,前后两面印花。

宁远能有些粗浅的认知,这还得益于后世经常看电视,四九城中的马老,靠着文玩发家,后来居然堂而皇之的上电视开讲座了。

四九城的人对于这些东西是发自骨子里的感兴趣,而潘家园也是周末必逛的圣地。

此时桌面上的正是一套经典的清康熙年间的青花五彩杯。

青花五彩,是康熙年间的一绝,“彩中有青,青里生彩”。

康熙青花还用了“分水皴技法”,用水来调配青花颜料,使一色幻化出了“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五色。

如同国画里的“墨分五色”,笔墨细腻立体,疏密有致,尽显中国文人推崇的意境美。

所以这种很有代表性的东西一眼就被宁远认了出来,再看到后边儿衣柜上的一个大花瓶,宁远更是睁大了眼睛。

赫然是一个釉彩大瓶,这是清乾隆年间的标志器物。

乾隆年间国库充足,国力昌盛,瓷器技艺也在千年的风雨中,变得成熟高超,几乎都能实现帝王的任何审美想法。

据说这种釉彩大瓶就是由乾隆亲自主持设计的,集合了自宋到清的所有釉彩,珐琅彩、青花、松石、斗彩、珊瑚红、紫金等多种釉。

如同一个大杂烩一样,大俗大美!

宁远盯着看了一会儿这个釉彩大瓶,暗自想道,这怕不是那个遗老遗少府上遭了殃,被这帮小子捞了一把,不然这宫廷御制的物件儿怎么能流到他们手里。

而且这帮小子还真有点儿道行,居然能挑到这么值钱的珍稀物件儿。

说实在的,宁远也有些太瞧不起人了,这帮佛爷的确可能没啥文化。

但是溜门撬锁,走街串巷见识可不是一般的广,即便不了解这些东西的来历和典故,但品质好坏,卖相高低还是心里有数儿的。

宁远发愣了片刻,直到被钟跃民拍了拍胳膊才回过神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无女主,有系统灵活就业人员任小天穿越平行世界无良系统强行绑定任小天被迫在自家小院内接待各朝代的皇帝们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本文为历史向娱乐文,或许会有些偏离正史,还请各位看官老爷们不要计较,开心就好)
悲剧的小鹌鹑
有抽奖的我要誓死守护美好
有抽奖的我要誓死守护美好
当方无畏醒来的时候,看到眼前带着一只眼罩当众犯中二的少女,又康了康自己脑子里一只闹腾的系统,方无畏,停止了思考。“我是诸天抽奖系统,现在我属于你了,主人。”“我要做什么?”“在遥远的平行宇宙.......”“简单说,在20个字内介绍完”“我会协助你对付穿越者和主神空间的残党......你的前辈们已经将主神空间搞废了,你只需要给他们擦屁股就够了,懂了吗宰种?”主世界: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关键词:中二病
天道有酬勤
我的个仙人板板,快跑!!!
我的个仙人板板,快跑!!!
我居然穿越了,不就是看小说睡着了而已,却穿越到了1934年,穿越在了一个从小被遗弃的18岁孤儿身上。故事就从这里开始的...本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大叔的世界你们不懂
原神:带领丘丘人走向复兴
原神:带领丘丘人走向复兴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原神玩家,凌东怎么想都不知道自己死后会穿越到提瓦特成为一个悲催的丘丘人。除了面临艰难的生存环境,他还要完成系统任务,团结所有的丘丘人摆脱被人类摁着锤的处境并走向富强。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过硬的本领更需要谨慎的谋略(比如当个老六)派蒙:不准骂我神之嘴。迪卢克:丘丘人组建的军队果然比西风骑士团靠谱多了温迪:你不是神明,却胜似神明优菈:霸占我洗澡的地方,这个仇,我记下了当凌东望着穿着军
赫懵
谁让他做皇帝的!
谁让他做皇帝的!
大明正德四年。距嘉靖接手皇位还有12年。朱寿看着是圣明好皇帝,其实只是被杨廷和操控的打工仔。想求活,想靠皇帝身份去混吃等死,也想过去反抗,不料却激怒幕后操控者,被报复。这次教训,也成为他掌控大明帝国的开始,内廷前朝,都是他的棋子,随着他一同跌进滚滚向前的历史浪潮中。打工仔朱寿。结交的默契搭档王阳明。想给自己博名的帝师杨廷和。想做立皇帝的刘瑾。靠谋略,圆滑做人的李东阳。倔强,保留骨气的王鏊。杨廷和
五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