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贵族领主开始的诸天之旅

第184章 理政(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当贵族领主开始的诸天之旅》最新章节。

发现确实没有人来缉拿自己,宁采臣放心了下来,等试卷一到,开始奋笔疾书的答题起来。

十天一次的早朝再次到来,查理曼一身龙袍端坐在新打造的龙椅之上,这龙椅由纯金打造,上面还装饰了不少查理曼拿出来的珍稀宝石,在这个世界可谓是唯一的稀世珍宝,比如龙椅两边的扶手上龙雕饰的龙眼,就是珍稀的血晶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齐声道。

“嗯~平生。”查理曼端坐龙椅淡淡道,虽然这些官员都咒他短命,不过念他们不知道,原谅他们了,下次得改个永生不灭。

如今官员又上涨了一百来位,都是举荐过来的,文官武官各站一边,中间留出一条道。

“户部尚书,可算出我朝有多少人口。”查理曼开口,上次朝会他就让户部统计人口。

“回皇上,我查过资料,我朝十年前统计过一次,有人口一万一千万人口,不过十年未统计,如今微臣实在不知。”户部尚书说道。

“嗯~要尽快统计好人口。”查理曼思索,“这样吧,等会早朝完,我教你弄身份证。”

“身份证?”百官对查理曼说的这词咀嚼起来,心道,应该是代表身份的证件吧。

“还有,我让你分发灾区的赈灾银,发下去了没有。”查理曼开口。

“回皇上,已经分发下去了。”户部尚书恭敬道。

查理曼点点头,接着又看向兵部尚书,“我让你征兵,征到多少了。”

兵部尚书出列,“回皇上,这十天在京城共征2w壮丁。”

查理曼点点头,这个王朝经济不景气,工作难找,如今他加了军队工资,十天时间就有这么多兵卒,不足为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继续征收,但不可强迫,好好操练兵马。”查理曼对兵部尚书道。

查理曼又看向刑部尚书,“我让你组建的廉政局,怎么样了。”

一位一脸正气的中年官员出列,“回皇上,已经招收到了不少人手,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廉政局是查理曼提议建造,专门负责探查官员贪污证据的部门。

查理曼眼神扫过百官,“你们也看到了,这廉政局就要成立,谁若是被我得到贪污的罪证,我可饶不了他,不过如今谁若愿意自首,并交出贪污金银,朕可以宽宏大量处理,允许保留官位,并戴罪立功赎罪。

一时间,有不少大臣心动了,实际上近乎九成九的大臣都在贪污。

整个金銮殿安静起来,直到礼部尚书梅彩礼出言打破。

“皇上,微臣愿自首,微臣贪污过2w两白银,愿意全部上缴,请皇上开恩。”梅彩礼跪下道。

“嗯~不错,允许你官位保留,戴罪立功。”查理曼道,“黄华,将梅大人的罪则记录下来,等他将功赎罪在划掉。”

“是。”刑部尚书向一旁的护卫要来纸笔,开始记录。

接下来,又陆续有官员开始自首,他们看出这位新皇帝的雄才大略,不像是吓唬他们,想到新皇帝的神仙手段,还是乖乖就范的好。

不过也有一些官员没有自首,他们觉的自己已经将罪证掩盖的天衣无缝,皇上定然查不出来。

经过百官自曝的银两加起来,多达900万两左右,多是一些古玩、名画折合出来的。

百官自首完毕后,也没谁嘲笑谁,大家都一个样,在之前的王朝不贪,那是寸步难行。

接下来,查理曼给官员增加了‘养廉银’,足足是之前官员工资的五倍,让百官高呼皇上万岁,之后查理曼还制定了一系列丰厚的福利,比如过节就送官员礼品等。

福利是给到了,如果还发现贪污犯,那就得承受查理曼的酷刑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修李五
剑修李五
剑修,出剑后只有两个结局,敌死,或我死......
自在清闲
转生反派:我真的不是萝莉控
转生反派:我真的不是萝莉控
我真的不是萝莉控:叶望川转生到玄幻世界已有第十八年。直到生日时,他才得知,自己竟是一个反派!而他又没系统、没重生、没金手指,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家世背景。唉……太难了。为了不被气运之子制裁,叶望川开始注意起了周围特殊的人。而他遇到的第一个气运之子……嗯?怎么是个萝莉???这萝莉居然还有系统!系统奖励还能被自己拿走用!从此。叶望川踏上了薅萝莉羊毛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白毛无口萝莉师傅,薅!灰毛红瞳
番茄味杂鱼
西游记扩写
西游记扩写
(明,吴承恩着。)可谓是经典,文化底蕴深厚,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感觉,没有任何想法,只为容易观看。
神秘的小土豆
天道天骄
天道天骄
关于天道天骄:天道恢弘,谁主浮生?天道一役,谁破苍穹?人杰、鬼雄、楚翘、天骄,万载后的归来,再踏归家路,再战天道桥!冥冥众生,悠悠万物,何为因,何为果?那黑手布下层层杀机!那连天大战时代的闯荡!浩瀚蛮荒,无穷天界,激昂战血如火!纷乱情仇如渊!滚滚雷鸣声震寰宇!我!林铮!回来了!
拈花一叶
弘邑录
弘邑录
古董店老板离奇死亡,牵扯一桩尘封已久的往事,古越国王室纷争,祸起萧蔷。看主人公如何将这千古迷案破解。本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悬念丛生,充满诡异。希望读者细细品尝每一章书,各个章节之间都会有联动。希望读者能够喜欢本书,感恩每一个看过本书的...
杨少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