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杨家将

第83章 幽州血战(二)(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杨家将》最新章节。

上回说到在萧天佐和萧天佑的疲劳战术下,辽军一波又一波不间断的对幽州发起了进攻,并且空中、地面、地下同时进行。而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守城的宋军光是应对地面攻城的辽军就已经精疲力竭了,根本没有办法再兼顾其他的空间。于是给了辽军机会,辽军挖隧道进入了幽州城墙下,埋上了巨量的炸药,随着轰隆的一声巨响,幽州的一段城墙出现了坍塌。

岳胜站在城楼上心急如焚,仗打到如此惨烈的地步,敌人踩着尸体都能登上城墙确实很少见。事到如今情况危急,岳胜手持青龙偃月刀,纵身一跃,跳下城楼,堵在城墙缺口处。面对着汹涌而至的敌军,岳胜和守城的宋军组成了一道人墙,与迎面而来的辽军巨浪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刚刚的一声巨响也惊动了卢沟桥的守军,韩昌带着十万本部人马正洋洋得意的看着卢沟桥的守军:我就不进攻你,我倒要看看你们要不要救援幽州,还是眼睁睁的看着幽州城破。

宗泽、宗盛心急如焚,幽州战况这么惨烈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宗志向太子赵惟叙请求支援,太子赵惟叙也心急如焚,但是现在贸然支援,恰恰就中了韩昌的套了,那之前做的防御工事就失效了,反而还要付出代价去攻韩昌设置的防御,搞不好幽州没救下,卢沟桥也丢了。

京卫军的将士们听着远处隆隆的炮声以及幽州城滔天的火光,纷纷请求出战,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幽州城的弟兄们就这样被消耗死啊。于是太子做了艰难的选择:命令宗志、宗盛带领京卫军人马随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救援幽州,其余人马由宗泽率领,防守卢沟桥。

卢沟桥前,赵惟叙面对着五万京卫军,在做最后的战前动员:“将士们,你们是我大宋的精锐之师,威武之师,你们是最早的接受新式训练和装备的军队,是我大宋的骄傲,是拱卫京畿的一把利剑,是我大宋军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巨星。今天幽州城内的兄弟们被围了,他们弹尽粮绝,扛了辽国四十万大军一天不间断的进攻,早已经精疲力竭,在这种情况下城墙也被这帮辽军给炸塌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守的将会更加艰难,但是他们还有援军和希望,他们的援军和希望就是我们,我相信如果我们被围在里面,他们也会奋不顾身的来救我们,现在是时候拿出我们京卫军的真本事了,我们的前方就是十万韩昌的军队,他们势必会阻拦我们,他们的背后就是幽州城,突破这个防线,会师幽州城,兄弟们,跟我冲!”

赵惟叙最后的一句“跟我冲”彻底点燃了京卫军的士气,要知道“跟我冲”和“给我冲”两个命令可谓是天壤之别,一个是首当其冲,另外一个是躲在后方。京卫军看着太子爷尚且如此的拼命,何况这支军队还是大宋帝国的精锐呢?巨大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瞬间包裹住了每一名士兵,他们跟着赵惟叙、杨宗志、杨宗盛如猛虎一般冲向了敌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从逃离稻妻开始
开局:从逃离稻妻开始
关于开局:从逃离稻妻开始:穿越到原神世界,被雷神收养,认钟离当哥,和巴巴托斯喝酒。影:“此刻,寂灭之时。”九天:“姐,你不要过来呀。”本书又叫原神:从逃离稻妻开始。
白灰
主宰诸天:穿越,从青青草原开始
主宰诸天:穿越,从青青草原开始
自从灰太狼不再以吃羊为目标的那天开始,我们的童年就结束了。不!我的还没结束!罗天,一名从孤儿院走出的无为青年,因吐槽如今的动画片皆是幼稚园专属,失去了智商,引得天道震怒,惨遭雷劈,被万界主宰系统救下,穿越世界成为吃自助餐时的灰太狼,看着一手狼毛,在懵逼中,都没来得及擦掉嘴角的蛋炒饭,莫名其妙的结婚了,白捡一老婆。罗天看着愈发顺眼的红太狼,听着系统的冰冷的声音,彻底回神,嘴角扬起邪恶的笑容,从这里
逆道成空
大明:我洪武爷亲弟!
大明:我洪武爷亲弟!
关于大明:我洪武爷亲弟!:朱九穿越到了大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的瞎子亲弟弟身上,借助系统之力帮助华夏再造盛世大明!
爱吃烧烤豆腐的杰儿
开局获得Mega比雕
开局获得Mega比雕
关于开局获得Mega比雕:伊田乡意外穿越到宝可梦世界后,在为了照顾孤儿院弟弟妹妹的念头驱使下,接受了君沙的好意,入职常磐警视厅,却在得到宝可梦后开销倍增,最终还是选择了来到常磐道馆兼职。之后,他也彻底加入了火箭队,在这个充满争议的组织里,他看得到了重视享受到了组织的福利,他开始尝试在两个组织间找到平衡,试图让火箭队这个声名狼藉的组织转型,成功从地下组织回到阳光之下......
祝大家新年大吉吧
被守夜人放弃后,我炼化整个沧南
被守夜人放弃后,我炼化整个沧南
主角:方生。[斩神+炼蛊+无女主]因癌症而死的方生,穿越到了斩神的世界。本来以为要重新开始人生的方生在欣喜若狂下被一纸病危通知书打回人间。方生终于疯了。恍惚之间,方生似乎看到了一道站在一条在逆流河上前行的背影,耳边也传来一道遥远的声音。“我知道。”“我的选择会遭到无数人的反对。”“可这更加坚定我的决心!”“若因没有同行者便质疑自己的决定,又何须踏上此路?”“世人随波逐流,那我偏要逆行而上。”“与
青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