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激战1860

第63章 江宁和福州之间(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篇激战1860》最新章节。

“什么?你的意思是要派人去那琉球国吗?”听了四弟的话后,陈济云惊问道:

“这不是已经雇佣洋人去探过了么,情形已然了解如此,再去还有何用?”

“不是派人去,而是派兵去!”陈济怀却如是说道。

他的话让陈济云更加吃惊,就连陈济方也不禁侧目。

陈济云道:“派军去琉球?是要开战么?这,这可是朝廷大事,怎可擅自做主。再说,这是为了什么啊?”

“嗯。若有必要,是得向朝廷请旨。”陈济怀道:“我以为,解铃系铃,台湾之事既然由琉球之民而起,若想彻底根治,这琉球国终难脱干系。

“至于引军前去,倒未必就会开战,不过是防备意外罢了。毕竟那日本人,已经渗入琉球那么久了,难保不会留兵把守。得防着他们些。

“况且,琉球国内之事,疑点甚多。我料洋人探来的,并不全面,或许还有其他的隐情也说不准。总是朦胧不清的,也无法就此定下决策。

“若我以宗主国的威势,引军前去,强压之下,定能将实情探得清楚。等什么都明了了,该怎么处置,也就顺理成章了。也免得留有遗憾。

“若那琉球国已真心投向日本,或放弃,或讨伐,选一个就是了。可如果他们只是被日本强行霸占呢,那正好可以救其于水火,重建藩篱。”

陈济怀的话,听得陈济方和陈经山不住的点头。而来自水师营的那二位官长,却面无表情,看来是陈济怀早已和他们商议过了。

可陈济云仍道:“哎呀,既然说的是应对台湾之事,干嘛非要扯上琉球呢。若咱们去处置那琉球国了,那台湾岛那边谁来管呢?”

“哈哈,大哥啊。”陈济怀笑道:“这你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应该谁去管么。”

“说了?我说什么了?”

“你刚才不是说,台湾并非二哥的治下么。二哥则说是因为主管南洋洋务,才管这事的。

“可那台湾更是闽浙总督的治下啊,福州那边管起这事来,不更是责无旁贷么?所以,咱们管琉球这边,福州管台湾那边,两相得宜。”

“好个两相得宜!”陈济方突然道:“两相得宜,又互有牵扯。可以让那日本国,左右不得兼顾。四弟,你这领兵的策略,倒是越来越精熟啦。”

他的话,引得众人一片笑声。

随后他又道:“琉球,人称万国津梁,自古便为海上要冲,而我中原历代,已与其有数百年的宗藩之论。而今日本却意欲夺占,实属非分。

“依我之意,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其得逞。今观世界各国,如有纠纷,常以船舰宣示声威。我也欲派遣水师营舰队前往琉球,以探究竟。

“且不论,琉球与台湾之事相关。便无此事,以我宗主国之名,讨其不恭,也是名正言顺。所以,不论台湾情形如何,琉球都必得一往。”

陈济方这话,算是给派舰队去琉球之事,做了定论。

随后,他又询问了水师营现下准备的情况。

吴山回答,已经命令各舰全部返回,该入港的入港,该入坞的入坞,抓紧时间进行维护、整修。

水师营皆是新舰,原有状况都比较好。估计在短期之内,便能够维护、补给完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寒朝秘史
寒朝秘史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大魏遗臣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