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已经做了许多筹备的国防军海军,在得到“无畏”号下水的消息后,便迅速推进了工作的进度。
1906年10月,华夏的第一艘无畏式战列舰“柏舟”号,在雷州海军造船厂放下第一根龙骨。
翌年2月,其姊妹舰“天保”号于胶州海军造船厂开工,两舰在1910年1月和6月相继建造完成,单舰造价910.7万华元。
“柏舟”级战列舰采用垂直型舰艏,高干舷平甲板船型,舰体全长167.3米,宽24.4米,吃水8.7米,标准排水量达到18,680吨,成为当时华夏最大的战舰。
“柏舟”级的动力系统,选用了蒸汽轮机与水管锅炉的组合。
四套直接传动式蒸汽轮机,分别驱动四副大叶螺旋桨,配套安装了十六座煤油混烧型水管锅炉,为战舰提供25,000马力的功率,设计航速21.4节,最大续航为10节下的6,000海里。
“柏舟”级采取全面防御并侧重于核心部位的防护模式,主要环节的情况如下。
覆盖艏艉主炮塔之间的侧舷主装甲带,上缘与中甲板平齐,装甲最大厚度为300毫米,在向下延伸到水线以下后逐渐减至180毫米。
主装甲带两端的横向主隔舱壁,拥有最大厚度为180毫米的装甲。
主装甲带上方连接着齐宽的侧舷上装甲带,厚度为220毫米,再向上便是最大厚度为110毫米的副炮炮廓装甲。
延至艏艉的前后装甲带,上缘与上装甲带齐高,下缘与主装甲带的水线以下部分平齐,装甲最厚处为110毫米并向两端逐渐降低。
“柏舟”级的水平防御是由双层装甲甲板构成的,其中主甲板的装甲最大厚度为25毫米,下甲板装甲则为50毫米厚。
为了节约舰内空间,从本级舰开始,华夏的主力舰只大多不再设置倾斜装甲甲板。
防弹外形优良的主炮塔,四周的装甲为300毫米厚,炮塔顶部装甲厚80毫米,炮座的装甲最厚处也是300毫米。
“柏舟”级前指挥塔的侧面装甲厚300毫米,通道和后指挥塔侧面的装甲厚220毫米,顶盖装甲皆为80毫米厚。
舰体的水下部分采用了双层底结构,设计有小型化水密隔舱,并细分了舱室,提升了排水和消防系统。
鉴于实战中的经验教训,“柏舟”级还增设了防雷隔舱,拥有两道厚30毫米的纵向装甲隔壁。
“柏舟”级采取“全装重型主炮”的设计,主炮为十门1907年型50倍径305毫米炮,安放在五座双联装炮塔当中。
五座主炮塔全部沿舰体中轴线布置,其中舰艏甲板两座,而三座安放在后甲板的主炮塔,炮口在平时皆指向舰艉的方向。
舰艏的两座主炮塔采用背负式布局,后面的二号炮塔安放在主炮平台上,形成了前低后高的样式。
舰艉的三座主炮塔从前向后呈“高低低”摆放,其中靠前的三号和四号炮塔形成背负式,最后面的五号炮塔则与四号炮塔一样,直接安放于上甲板。
“柏舟”级还装有十二门1904年型45倍径100毫米炮,作为反雷击舰武器,全部装于舯部两舷的装甲副炮郭内。
其他武器为六门1904年型50倍径57毫米炮,和两舷各一座双联装18英寸鱼雷发射管。
“柏舟”级的前后桅杆皆为柱状,下部分别与前后指挥塔融合并进行了加固设计,舯部则安有两座大型烟囱,全舰的人员编制为7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