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富贵迷人眼,为了权势地位不要说舍出去一个女儿,便是儿子扔了的也不是没有。
其实真计较起来,宫里人更喜欢年龄小的。
毕竟年龄大的,底子已定。抛却了貌美和家世好的,余下的人多半是平民之女,不识字,最多干些粗活。
但年龄小的,却可以教,可以养,就像那些世家高门最喜欢用家生子一样。”
张知劲沉吟片刻,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吴家怎么知道的?”
不久前他身居伯府时还没听说半分音讯,如此短的时间吴家这等小门小户人家怎么就知道了?
这个问题琼雄还真知道,他也不是白看热闹的,反而从周围各种只言片语中提取了重要消息。
话说采选之事的确是最近的事,而且是朝中重臣当朝提出来的。
为的是什么?
据说是因为南疆之役后朝中各路派系损失惨重,各方人马不甘心失败自然想方设法往各处安插人马。
除了最近的能安排的,他们不仅盯上了三月的春闱,而且提出了采选,毕竟枕头风的威力谁都不敢小看。
当今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最后结果就是顺水推舟把采选的事定下来了。
不过他也说了,南疆之役毕竟过了没多久,这次采选就不大张旗鼓的来了。
就因为如此,圣谕传到各处衙门时,这才静悄悄的。
只是都在一个衙门,迟早有风声传出来。考虑到也不是每户人家都愿意女儿陪王伴驾,因而除了本县有宫里指明要的人外,其他各处当官的但凡会做人,都会私底下让人把事传出去,然后是找嬷嬷教规矩,还是赶紧定下婚事就全凭各家自愿了。
吴家当家人是吴老头,这个人在县衙有门路,得了这个天大的消息,当即激动不已。
原来吴老头这辈子在同辈中混的算是不错,奈何儿孙后辈皆不成器,一个家庭,若男人不成,自然而然指望女人,但若都不成,这个家也就是熬日子,离败落不远了。
他以前想的也不过是把孙女嫁入高门,谁知一朝天上掉馅饼,孙女竟然有希望陪在君王侧,吴家也有希望成为皇亲国戚……
他回家后,在心里把几房的孙儿比较了再三,最后还是觉得长房的二孙女最出挑。
听到这里,张知劲已然有几分明悟:
“所以,吴家几房为了这个名额闹起来了?”
琼雄摇摇头,又点点头:
“是也不是。”
他说着小道消息:
“听说吴家老爷子是个偏心眼儿,除了长房跟他住在城里享福,另两房一直呆在乡下种田。
据说年景不好的时候,两房人野菜都吃不上,快饿死人了,吴老头家宁愿养着下人伺候,也不让人来城里住。”
是以在他打定主意后,虽然马上花费大功夫请了一位嬷嬷,专门教导孙女宫规,但另两房一直不得音讯。
——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
主子们都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兄弟,下人当然跟红顶白。
最后为什么全都知道了?
原来,另两房虽然住在乡下老宅,但一般过年过节这等重要节日他们都会死皮赖脸的举家来城里团聚。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位二小姐年少轻狂沉不住气,本来安安稳稳过年到日子把人送走就好了,偏她想着以往的恩怨,想着她要是采选成了,以后再不能报仇,便可着劲儿变着法儿的由着性子折腾堂妹们。
另两房当然不愿意了,便想着报复。
只是一来不是自个的地盘,二来其他人也没有明显的弱点,只吴老大骨头轻,喝了几杯猫尿便不死劲耍酒疯。
于是另两房便合计在大年三十那天想方设法灌醉他,让他在守岁时当众出丑。
结果,另两房目的达成了不说,吴老大可能太得意,借着酒劲口无遮掩的将采选的事也秃噜出来了。
而且吴老大也不是省油的灯,得了便宜还卖乖,趁机还说了些什么他家闺女是为了给吴家挣前程,全家人都该感激不尽,还说另两房的闺女土里土气的,连他家的丫头都不如……
另两房一听这还得了?
无缘无故被贬低,新宅住不了就罢了,连这等改换门庭的大事也不能分一杯羹?
他们本就对家里老人一碗水端不平心怀不满,如今新仇加旧恨之下,这不就闹起来了。
最后还是吴老头拍着桌子,指着他们大骂不孝要送到衙门才硬压下去。
屋里的人都听的无语。
半响,张知劲才叹道:
“这个年不好过了,大家往后都闩门闭户吧。”
果然,从这天起,街坊四邻家都不安稳。
幸亏,张家人并不是此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