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第86章 纵敌会师,究竟是谁夹击谁(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朝:我的巨舰大炮》最新章节。

望远镜中,王昊看到的并不是美女。

更不是美女身上的某个部位。

这是战场!

在这种残酷的战场上的战船之上,完全没有那种可能。那么,这胖子究竟看到了什么,会一下子变得如此兴奋呢?

其实,能让王昊变得如此兴奋的,除了美女之外,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火药。

更确切地说,是堆放在甲板上的火药!

……

王昊发现,那些清军水师,是直接将火药堆放在甲板上的。

这可真是太好了。

屁颠屁颠地跑回舰长室,拿起……带瞄准镜的……95式自动步枪又来到船头。架起步枪,指向相距约300米的一艘清军广船。

瞄准甲板上的火药箱。

缓缓扣动扳机。

击发!

“轰”的一声。

火药爆炸。

血肉与木屑横飞,木质的战船被炸烂了一小半边,燃起熊熊大火,海水从破碎的侧舷涌入,船体开始侧翻。

一艘敌船就这样报销了。

……

(附录图片,带瞄准镜的95式突击步枪。)

……

按下来就是对着掌舵的许策喊:“靠上去,迫近敌群!”

然后就是:

“轰!”

“轰!”

“轰!”

“轰!”

……

太爽了,一颗子弹消灭一艘战船。

一堆火药箱那么大的目标。

瞄准镜下,弹无虚发!

而这个时代的战船,全是木质结构。并且,为了防腐防蛀,那些木板都还用桐油浸泡过。

桐油浸泡之后,还得涂上木漆。

木漆和桐油,都是极易燃烧之物,只要遇到火,就会烧得很旺,这也是战船非常怕火的原因。古代火师作战,常用火攻,并不是因为木头易燃。

而是因为桐油和木漆易燃。

而如今,那些清军战船,一旦被火药桶爆炸所点燃,其熊熊烈火根本无法扑灭,几乎是无一幸免。

……

(附录图片:烈火熊熊的海战场景。)

……

连续打完了两个弹夹。

60发子弹,打爆了60艘清军战船。其中包括5艘福船,10艘广船,20艘沙船,25艘海沧船。

……

清军水师的将士们,完全被打懵了。

肉眼是看不到子弹飞翔的。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己方的战船是如何“自爆”的。而且“自爆”的还不是一艘两艘。

是60艘!

娘希匹,这情形太诡异了!

本就失去旗舰指挥各自为战,几近崩溃的清军水师,再也坚持不住,彻底崩溃了,他们开始到处乱窜。

有的向东,有的向西。

有的向南,有的向北。

有的乱撞,撞翻了己方的战船。战斗意志瓦解,所有的人都在想着逃命。

但是,要逃命也不容易。

登莱舰队是列着雁行阵而来的,雁行阵两翼前倾,呈包夹之势。慌慌张张凑上去,等于是给登莱战船送靶子。

乱糟糟的,又被屠杀了一轮。

有些战舰挂起了白旗,不过,却没人来收编他们,从他们身边经过的船只,会向他的喊话:“将所有火药、所有武器,丢到海里!”

而此时,所有登莱水师的战船上高高的桅杆上,又挂出了一个巨大的条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