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第431章 皮王三问,为何为何为何(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朝:我的巨舰大炮》最新章节。

崇祯十八年(公元1645年)六月,王昊率领庞大的舰队,满载而归。

出发时812艘战船,回来时变成了1200多艘。除此之外,还有300艘战船留下濠镜澳,400艘战船留在泉州港,300艘战船去了冲绳岛。

白银运来了4000多万两,黄金60多万两,珠宝200多箱。粮食也有80多万石。

……

当王昊回到平壤时,朝廷传旨的太监也到了。

传旨的太监依旧是方正化。

得知被封为“皮王”,王昊有些哭笑不得。心中暗道:“这一下,恐怕这全天下都没有比自己更“皮”的人了。

又暗想:

要是将来做了皇帝,会不会被人叫做“皮皇”。

……

倒是那封赐婚的圣旨,让王昊比较满意。

吃人嘴短。

拿人手软。

既然皇帝都赐婚了,那好歹也得给些聘礼才是,那样做,也会让朱媺娖觉得比较有面子。

于是,在收了崇祯托方正化带来的珠宝嫁妆后,便又让人挑了些珠宝,想要由方正化送回给崇祯。

不过,方正化却没有接受。

而是对王昊道:“驸马爷有所不知,去年江西南昌府、湖南岳阳府均遭大旱,到了今年,又是蝗灾。

蝗虫过境,寸草不留。百姓种下的庄稼,尚未抽穗,就都被蝗虫吃得精光。

世家豪族手中有粮,又趁机哄抬粮价。近百万灾民无粮就食,都在等着饿死!

驸马爷宅心仁厚,这次南征回来,又所获甚丰。下官恳请驸马爷,帮助陛下赈灾,救救那些百姓吧。”

说到这里,竟然痛哭失声。

拜伏在地上,长跪不起!

王昊见状,也为之动容。穿越到大明朝快四年了,朝廷的官吏真没看到有人是真心关心百姓,倒是在太监中还见过几位关心百姓的人。

都说‘皇帝不急太监急’。

那是皇帝不行不能让妃子们尽兴,太监想帮忙又没家伙事,只能围着皇帝和妃子们转来转去转来转去干着急。

却没想到方正化这只太监。

身为太监,不为皇帝的房事着急,却为那些快要饿死的万千百姓而如此着急。

心中不免很是感慨。

遂上前扶起方正化,说道:“要不,本王给朝廷捐送二十万石粮食用于赈灾?”

“不妥。”

“为何?”

“只能捐银子。”

“为何?”

“那些负责赈济的大臣们,只接受银子。”

“…………”

王昊有点困惑,皱了皱眉头,又问道:“为何?”

“运输不便啊。”

方正化道:“据负责赈灾的官员们也有苦衷啊,它们说……从南京到江西的南昌府,路程达两千多里,虽然可以走长江水道,却是逆流而上。

进了鄱阳湖,去南昌府也是逆流而行船。逆流行船很慢,有些地方还得找纤夫拉船。

江西尚且如此,湖南还要更远更麻烦。

所以,与其从南京几千里送粮过去,不如拿着银子去江西、湖南的富户家中购买粮食。

它们说……去当地富户家购粮,也就是粮食贵一些罢了,但好过粮食运来运去瞎折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