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朱一声轻咳,下面顿时鸦雀无声。
锐利如电的目光将适才窃窃私语的大臣们一番扫视,声音冷厉,极具威慑。
“左侍郎李大人因病告假,派户部右侍郎为钦差大臣前往灾区坐镇。
太仓离平岭最近,就用此仓的粮赈济灾民,银两暂订一万,灾棚的搭建多多鼓动民间义士参与其中。
具体的赈灾措施,户部赶紧拟好奏章再呈上来。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不等众人再作议论,户部尚书上前几步,呈上奏折:
“微臣知灾情紧急,早已拟好,基本与殿下所言相差无二,具体事项载明与奏章中,只等殿下过目准奏。”
御前太监连忙接了呈递上去,海朱展目一观,户部的方案做得不错,考虑周全,连粮食和食盐,灾后瘟疫的防控,生产的部署,种子的发放等一系列措施都有详细注明。
本以为时间仓促,现正等着他拿主意,不想却考虑得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当下心中暗自赞许。
下面又是一阵议论纷纷,交头接耳,皆点头称道。
这厢刚完,那厢兵部尚书出班奏曰:
“东泰州梵天教起义久未平定,教主智全兴兵作乱,越演越烈,烧杀抢夺,大败州军。人员发展壮大,已两万有余。”
海朱手指轻敲在龙书案,寻思:都是些七拼八凑的草寇,不以为惧。
遂令户部提供足够军需,军粮军饷一应供给,不得克扣,直接派辅国将军蓝天朔,安定候薛浪任提督总兵,率六千精兵镇压起义军,各人领命而行。
整个早朝上,长孙丞相老脸绷得紧紧的,对平岭地震一言不发,仿若事不关己。至于东边的教徒起义,持隔岸观火状,灭佛令也让他损失不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本借京畿最大的安国寺掩护,放贷收息,经营地下古玩买卖,青楼暗娼,经太子这么一搞。安国寺人去楼空,所有的收入都没了。
好在他担任丞相一职,经过暗箱操作,免去了操家杀头的风险。
昨日长孙蕙好一阵哭诉,丞相大人对太子亲兄妹暗生情愫之事自是不信,觉着荒谬可笑,也知道自家女儿对太子用情过深乱吃干醋,并不以为意。
但这家伙对阿惠那个态度始终不冷不热,只字不提嫁娶之事,直气得心肝痛,真真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散朝时,群臣皆退,唯长孙兆迟疑着终究没有离开,瞧得殿内已经空旷,上前且慢且恭敬地一礼,当下直言不讳。
“殿下,边关年年战事,人口锐减。殿下监国,今非昔比,定要拿出国君的风范,首当做出表率。”
一番莫名其妙之言,海朱听得面有讶色,身子不觉向前倾了倾,狭长了双目。
“噢!丞相大人倒是说说看,本宫有哪里做得不对,言行有何不妥,只管说出来,愿洗耳恭听。”
“殿下已过弱冠之年,现又监国,当取一太子妃为皇室开枝散叶,将来登基坐殿才好立小太子。
现在正是要增加人口数量之际,而如今太子殿下不婚不育,只怕百姓效仿,给世人留下话柄,不利于登基坐殿......。”
“丞相大人说得好!”说话间殿门首传来一老妇的声音。
抬头,方见太后在一帮宫娥太监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走将进来,乐呵呵道:
“如若早点娶了太子妃,现在重孙子怕也有桌子高了,亏得丞相思虑甚周,及时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