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要义二】(2/2)

你所建立的过程也是一样。“即位次”,它数量的确是有位次,但是它本质没有位次,所以“转依如幻”。这个转依就是转我们的妄想、转我们的攀缘心而依止常住真心。你每一个修学,都要让你的妄想慢慢减少,知道这是妄想,然后慢慢让它减少,所谓“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转烦恼而依止真如。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楞严经》在经文当中没有讲到一个“断除烦恼”,没有这句话!这是本经跟其他经典不同的地方。它认为烦恼就是真如,你不要断它,你不随它转。就是说,你知道它是烦恼,你不要跟着它转,它自己就变化了。你看着它,它自己就变化了,你不要把它消灭掉;你只要觉悟,保持觉悟就好了。所以它的重点在“心常觉照”。古人说: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啊!就是这个道理。

怎么判定你的修学有没有进步?从《楞严经》的观念,就是你那个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诶,你发觉你妄想减少很多,你发觉你的想法都是从内心的道理生起的,很少从外境给你刺激产生的。你出家十年的时候,你很容易受外境的影响;出家二十年以后,外境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少了,你就进步了。

《楞严经》讲到五十五个阶位,都在判定你的修学进步情况——你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老是用“我喜欢做什么”,那就完了,你还是活在感觉当中,你这个人首楞严王三昧根本没有在修。你在整个修学观念当中,要经常告诉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我一定要做什么。这种观念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就是你这个人在走向成功,你今天能够慢慢地转妄想而成为真心。所以《楞严经》它很多枝末的东西都不讲,就是讲那个根本:生死的痛苦、烦恼的障碍,是有根本的,就是妄想——你喜欢跟着感觉走;所有的诸佛菩萨的功德也有一个根本,就是跟着道理走,跟着“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个真理而走,跟着大佛顶性而走。这里讲了很多,我们只是大概地说一下。这是“修学位次”。

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讲到这个地方,其实首楞严王三昧全部讲完了,《楞严经》的修学讲完了。蕅益大师说后面这两段是多余的。为什么叫“多余”呢?后面两段当然有它的功能,就是防止我们堕入邪恶,叫“破邪显正”。因为我们今天的内心累积很多很多的妄想,你现在要把妄想逼出来的时候,妄想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注意。

第一个,七趣差别:

精研七趣,只因迷此大佛顶理而妄受轮回,谁达空华无别体。

我们今天从妄想回到真心的时候,会有两种邪恶的情况:第一个,产生邪恶的行为;第二个,产生邪恶的思想。

邪恶的行为就是破戒。虽然前面讲到四种清净明诲,但是佛陀还是讲到七趣的差别——把六道轮回的六道当中再加一个仙道。就是你绝对不要造恶业,你看每一个业都有它相应的果报。佛陀先讲到因缘果报的差别,最后把它会归到——其实每一个众生都是依止大佛顶性,都是没有差别的;差别只是因为有些人迷了大佛顶性跟着感觉走,有些人悟了大佛顶性跟着道理走。好像空跟华,虚空中本来没有华,但是有些人就是因为自己的感觉捏造华出来。本来没有六道轮回,那怎么有六道轮回呢?因为你跟着感觉走,因为产生感受而产生虚妄的想法,这个想法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然后你就去造业。就这样子。

(接上段)那么,为什么有轮回呢?本来没有的——本来无一物嘛,那是你自己动念头的,一动就有了。当我们找到真心,当我们回光返照清净本性的时候,你发觉其实本来都没有。“梦里明明有六趣”,你做梦的时候,你看很多人怎么怎么的;“醒后空空无大千”,你醒过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所以讲“空华无别体”。当然这个地方你不要产生太多的华,就是这个业力的问题,佛陀告诉我们持戒的重要。

第二个,五阴魔境。

详辨五魔,本求悟此大佛顶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

前面是告诉我们不要破戒,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不要破见——思想。你今天在回光返照你的本性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幻境,你不要被它所迷惑。它有五十种阴魔。你要小心,你要小心!这个都是妄想作根原,都是你的妄想变现出来。你妄想,你一逼它的时候,它会产生反作用力。当然这到经文部分会详细说明。所以说,整个首楞严王三昧讲完以后,佛陀又讲了业果的重要性,要我们持戒;又讲到魔境的差别,要我们保持正见,以戒、教二门来保护首楞严王三昧。这是整个《楞严经》的结构。

我们看“称叹法益”。

那么这个法门有什么好处呢?先看“法门殊胜”。

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

这一段蕅益大师以教、理、行——教经、理经、行经,来赞叹首楞严王三昧。

首先,从教法说,它是一代时教之精髓。佛陀一代时教,不离戒定慧三种教法,但这三种教法完全具足的,很少很少。有些偏重戒,有些偏重定,有些偏重慧。蕅益大师说,其实《首楞严王经》是整个大乘戒定慧的总合,而且它的戒定慧是相辅相成的。蕅益大师说,没有出世的妙戒,决无出世的定慧。你没有好好持戒,你绝对不可能成就定慧。但是没有出世的定慧,并失出世的妙戒。一个人没有智慧,你的戒也不会持得很清净。因为你破见以后,被天魔外道所诱惑,你迟早还是破戒。所以这个戒教二门、戒定慧三学,在本经当中是互含互摄的,相互帮助的。这个地方等于是把大乘的戒定慧的相互的关系讲得很清楚,是整个一代时教的精华。

第二个,从理上说,“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这个讲道理,道理就是我们的心法。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地法门。你看我们同样在拜佛,我们这一念心同样在忆念佛陀,但是功德不一样,因为你内心当中的“道”不一样。有些人的道很圆满,有些人的道是有偏差的,所以你得到的功德也有所偏差。禅宗讲心中最重要的道就是两个方向: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那么本经当中,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其实这个道都一样,你要能够在因缘当中保持不变;在不变当中又随顺因缘去积功累德;积功累德当中,又能够保持不变。忏公师父讲一句话说:“依体起用,用还照体。”这个就是你无上的心法。整个成佛作祖,整个无上圆顿止观的无上心法,都在本经当中,就是你的心地法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讲到“理”。

第三,“行”——“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本经不但是道理讲得清楚,它修行法门讲得非常详细,告诉你应该要怎么样去修学。首先你要有基础,盖房子你先打地基。第一个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发起;第二个你说你要去修行,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要对治谁。“诶,我修行我就不吃饭。”问题不是吃不吃饭,这跟色身没有关系。你要知道这个贼在哪里啊!所以它整个修学,从道前基础、二决定义到怎么样修正行、怎么修助行,包括在修行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魔境出现、要怎么办,以及这个回家的路有很多东西会诱惑你,你应该怎么对治,都讲得很清楚。古人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看完,你大概不太需要亲近善知识了。从你现在的妄想的状态,要怎么样回家,佛陀讲得清清楚楚。你回家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什么事情,你应该怎么办,讲得非常详细。这是法门的完整性。

总而言之,是“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古德说,《楞严经》是末法时代的照妖镜。《楞严经》一看完,你自己修行绰绰有余。你看别人修行,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修行对不对了。一个人修行有偏差,你看《楞严经》你就知道:哦,这个人修行专门不吃饭的——《楞严经》里面有讲他为什么不吃饭,讲得很清楚;这个人修行他不睡觉的——你一看《楞严经》就知道他怎么样怎么样。什么是邪、什么是正,《楞严经》这个镜子一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一个跑得掉。它是摧毁天魔外道的实相正印。这是讲到首楞严王法门的广大、圆满、殊胜之处。

那么我们受持这个法门有什么好处呢?

一念示人,灭业障如翻大地;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观掌果。

我们今天能够依止这样的法门来正念真如,消业障是怎么个消法?如翻大地!我们的业障,古人说就像草,你去除草吧,把这个草除完了,三个月以后再除一次。为什么?它春风吹又生。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楞严经》不是的,《楞严经》是“如翻大地”,这个业障是从根本拔起。即便你不能马上断烦恼,但是烦恼对你的影响降到最低,因为它的根被你拔掉了,起码你可以做到不随妄转。我没有办法对治你,但是你影响不了我的,关键在这个地方。所以它整个拔业障是如翻大地,它不是说拿割草机去除草,它是把整个土翻起来,用挖土机整个挖起来。这个是讲破恶。

那么生善呢?“依教行道,成菩提如观掌果。”这个是很殊胜的,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缘起

【要义二图二,在评论区】

我们看第三段:遵古德以自述缘起。

前面是讲到本经的经文,这个地方讲到蕅益大师为什么要注解《楞严经》。有三段:

第一个,遵古赞德。

智者大师,闻名遥礼,不惮其劳。般剌尊者,剖膊远传,不辞其苦。

这段先讲到本经流传到中国的因缘。

首先讲到天台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安立了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观。这个时候有一个印度的法师来到中国,说:大师啊,您安立一心三观,跟《楞严经》的法门很像,《楞严经》也是表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空观就是不变,假观就是随缘,您这个思考跟《楞严经》的思考是一样的。智者大师听了以后,非常的欢喜。那是隋朝时候,《楞严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所以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建了一个拜经台,拜了十八年。他往生之前,《楞严经》还是没有传过来,但他为我们中国的佛教结下一个殊胜的因缘,他替我们忏悔业障拜了十八年。这个是本经流通到中国一个比较远的因缘。

比较近的因缘,是般剌密谛尊者“剖膊远传,不辞其苦”。前面是讲隋朝,这里讲唐朝。到了唐朝的时候,《楞严经》在印度当初列入国宝,国王不准外传。那个时候,有一个般剌密谛尊者,他发心把这个法门流传到中国,用刀子把自己的手臂割开来,把《楞严经》放在手臂里,然后再把它缝起来,等到疤痕好了以后就到了中国;到了中国以后再把它割开,取出经文并翻译出来。所以这个《楞严经》的流传是很辛苦的,有种种的艰辛,包括智者大师的向西礼拜,包括般剌密谛尊者的剖膊远传。这是赞叹他们两位大师为流传《楞严经》所做的贡献。

第二个,自述因缘。

蕅益大师讲到自己着作的因缘,先看“先述缘起”。

智旭生逢像季,获遘雄诠。自非大士神功,曷繇染指?

蕅益大师说,他自己三生有幸,在末法时代(像季就是像法的末年),能够得到(获遘就是得到)这么一个“雄诠”——一个圆满的无上心法。而我自己不是法身大士,我怎么敢去全盘了解其中的义理呢?这个是蕅益大师的谦词。再看下文:

特以文圆义妙,旨远趣深,注疏虽多,宗极未立。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这部经的文义非常圆妙,它的含义很深远,简单地讲,“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个道理是很深很深的,当我们运用到布施、运用到持戒、运用到忍辱的时候,它有很多很多的内涵。而现在的注疏虽然很多,但是整个修学的宗旨,都没有明确地确定下来。也就是说注解虽多,但是有所缺憾。所以蕅益大师的心情感到:悲了义之尚隐,痛迷津之孰告。

这么一个殊胜的法门,它圆满的观念却没有被开显,里面很多很多的问题没有真正地让我们得知。所以蕅益大师觉得他心中的确有话要说。这是讲他自己做这个注解的心路历程。他怎么做呢?

不辞固陋,聊殚隙明。遍采众长,折衷一理,研精竭思,再述玄文。不敢与前人苦较是非,但自向斯经深求脉络。

蕅益大师说我自己个人修行是不圆满、是固陋的(谦词),但是呢,“聊” (就是依靠),“殚”(就是尽心尽力),依着我一分的心力,来发明“隙明”— —就是墙壁孔中的那种光明。我希望能够把这个光明带给大家。那我怎么做呢?“遍采众长,折衷一理。”把诸位大师的优点都摘录起来。《楞严经》明末四大师都有注解,紫柏大师、憨山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有注解。蕅益大师等于是把前面的三大师的观念都糅合在一起,然后再经过自己的研精竭思,自己的深入思惟,而做出了《楞严经》的玄义跟《楞严文句》。他做完这一部注解以后,披露自己的心态说,我“不敢与前人苦较是非,但自向斯经深求脉络”——站在人的角度,我不敢跟大家争对错,创造对立,各有各的心得。但在法上呢,我好好地把我的观念发挥出来。这是他的一个心态。

第三个,总结:

愿我同仁,虚心着眼,必有知其同异浅深、违顺得失者矣。

只要大家能够好好地用心去研究这部经,你一定可以得到它的殊胜的受用。

我们这一次的注解,《楞严经》的讲课,观念上以蕅益大师为主,明末三大师作辅。在消文方面我们会参考三位大师:第一个是通理大师的《楞严经指掌疏》,第二个是圆瑛法师的《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三个是海仁老法师的注解。在消文方面是这样参考的。

甲三、结劝

好,我们最后作一个总结。

【要义二图三,在评论区】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首先我们看左边这个叫作生灭心。我们的生灭心是从八识产生的。八识叫作异熟、思量、了境。异熟就是它创造了业力;这业力当中产生一个思量,产生一个自我的观念;然后再去了别外境。我们看下面,这个由上而下的箭头叫作受用果报,过去跟现在。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现在产生很多的果报。福报大的人产生安乐的果报,福报差的人产生痛苦的果报。总而言之,我们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受——感受。这个感受跟第六意识接触的时候,我们又产生一个想法,又会去创造未来,这个想法又造业。所以我们整个生灭心不离开八识。《楞严经》其实在破这个八识。

什么叫“八识”?“八识”讲起来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受”,由第八识主导。你过去是什么业,它就现出什么果报,给你什么感受。你感到很快乐,你不要太高兴,那只是一时的感受,生灭心。你感到很痛苦,你也不要沮丧,那个是第八识的一时的感受而已。一个是“想”,由第六识主导。我们今天如果跟着感受而走,就产生很多颠倒想。然后就这样子:过去的业创造今生的果报;这个果报受用以后又创造一个业;这个业又创造一个果报,又让我们产生感受;这个感受又产生一个错误的思想。由此产生生死的轮回。我们怎么办?

我们看右边这个:正念真如,逆流照性。

首先你第一个就是不要跟着感觉走,不要跟着妄想走。逆流照性,逆这个生死流,而照了你清净的本性,然后慢慢地从第六意识,回到第七、回到第八,最后“啪”回到真如本性,找到你的清净本然的家。然后在这个家当中,以不生灭心,提起你的佛号。这个佛号、这个正念的力量,魔王不能干扰你,烦恼不能干扰你,那个佛号的力量就特别的坚固,禅净双修。所以我们说以禅观——《楞严经》的三昧破除烦恼障,以念佛来构成感应道交,就是这个道理。以心力来感应佛力。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整个《楞严经》的观念。当然这个要讲两年,我们今天只是带大家走一趟。今天很多观念你们听不懂,很正常。你要听得懂,那你后面就不要听了嘛。对不对?我们今天只是挑出它的纲目,我们下一次开始会细细地带大家把整个《楞严经》走一次。听完两年以后你再来看这个《要义》,你就很清楚了。

好,那么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回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马县开始:修旁门左道
从马县开始:修旁门左道
修旁门左道:炮火与刀剑的碰撞新旧理念的交织所谓旁门之术,亦是左道之术,炎阳火符虎召天鬼大法北宿斩妖气诀旁门左道者,非是玄门正宗,却不失为一条大道之路法门做基,术式为性,性与基合,可为根器一个马县开始的少年,一条旁门之道出真仙的路
墨雨成汤
诡秘:从学徒到高维俯视者
诡秘:从学徒到高维俯视者
“愚者”缓步迈入光门之后,身后一个个破裂的“蚕茧”轻轻晃动。于是在贝克兰德的东区,某个倒霉蛋于陌生躯壳中苏醒,懵懂地推开新生活的门扉。“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当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若干年后,踏出屏障,面对汹涌而来的...
竹字当头
龙族:审判罪恶的高歌
龙族:审判罪恶的高歌
审判罪恶的高歌:小魔鬼掌握最新的言灵时间归,强行逆转路明非的时空线,让他回到了18岁的那一年“这次我要拯救所有人”我去过一家网吧,老板胡子拉碴,他旁边坐着一个红发女孩,手里的小本子写着加油……
神话之上
互换身体:大福晋俘获众多小迷弟
互换身体:大福晋俘获众多小迷弟
大福晋俘获众多小迷弟:PS:互换之前女洁男不洁,互换之后男主就只有女主;纯清朝本土女主,无任何金手指,非女强!达哈苏与胤禔互换身体前,一直都以端庄和婉的嫡福晋形象示人。侍妾仗着大阿哥宠爱顶撞嫡福晋?反手就是按规矩办事。侍妾娇滴滴,梨花带雨找大阿哥告状?谁料,大阿哥也是个‘傻’的,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两人气鼓鼓对峙,再睁眼,什么?你怎么跑到我身体里去了?互换身体后的大阿哥:上一秒,娇滴滴侍妾来正院
幻紫菀
未来兽世:美人娇宠,多子多福
未来兽世:美人娇宠,多子多福
美人娇宠,多子多福:桑落意外跌落万年后,纯人类早已灭绝,基因进化后的兽人占据世界统治地位,他们骁勇善战,拥有着近乎完美的强壮体格与非凡战斗力,唯一的缺点是,雌性稀少。雄性兽人成年之际会爆发情期,若无雌性安抚则会狂躁发疯,当拥有sss级引导能力的唯一纯人类少女来到未来兽世,整个大陆都疯狂了。当得知她天生好孕体质,能为绝嗣王兽孕育顶级纯血后代,各方大佬更是争相献媚抢破了头颅,只为能够得到美人青睐,和
莲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