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第五十七讲】(2/2)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身根就是我们这个身体。身根有什么功能呢?它“觉触”,它能够觉知一切的冷热涩滑的触尘。在整个觉知的功能当中,它是“识于违顺”,能够在当中了知是如意跟不如意的境界。这个“违”就是不如意,“顺”就是如意。比方说在夏天,我们如果身体接触太阳,就知道这是一个违背的、不如意的境;但是我们要在冬天遇到太阳,就觉得太阳是如意的,是一个顺的境。所以这个身根,它就是能够产生违顺的判断。

“合时能觉,离中不知。”它在整个觉知的功能当中,当这个触尘跟身根要相合的时候,它就能够产生觉知违顺的功能。但“离中不知”,如果这个触尘跟身根是相分离的时候,这个身根就不能产生觉知了。它一定要合在一起,所以它的功能是“离一合双”。

这个我们讲一下,什么叫“离一合双”?“离一”就是当外境跟身体分开的时候,这个叫作“离”。这种“离”是“一种”情况,这种功能就不能显现。当外境跟身根相离的时候,这样的“一种”情况,它的觉知功能就丧失掉,没办法判断。“合双”,是外境跟身根相合的时候,它能够产生“两种”判断,它能够判断它是顺的境或者是违的境。所以,合起来的时候它能够判断顺违两种差别的境界。

所以在整个身根功能当中,它是“三分缺一”,因为它离的时候不知,但是合起来的时候知道两个,知道顺、知道违,所以它具足三分之二的“八百功德”。也就是说,身根功能也不具足,也不能当作空假中三观的所缘境。

午六、明意根相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意根是什么功德呢?默容。因为内心是不能讲话的,它能够默默地去容纳一切善恶的诸法。比方说,我们看到一个人或一件事,我们嘴巴并没有说话,但是心中对这一切法却能够产生了了的分明,这个就是一种“默容”,它能够默默地去容纳、去了知一切善恶诸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么它了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呢?这当中包括了“十方”(这个是讲空间)、“三世”(这个讲过去、现在、未来,讲时间),“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它能够了知世间的这些杂染诸法,也能够了解世间的清净诸法。这个是约法来说。前面是约空间、约时间,这个约法。“唯圣与凡”,这个约人。我们也可以去了解圣人种种的功德相,也可以了解到凡夫种种的果报之法。总而言之,整个十法界的染净诸法、依正二报,都能够包容在一念心中,而穷尽一切的诸法,没有欠缺。所以我们意根是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其实,这个地方的意根主要还是讲第六意识。我们撇开本经的内涵不谈,佛陀在几乎所有的大乘经典赞叹的就是第六意根,就是这个第六意识。你看印光大师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所有一切法是从它发动出来,所有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天台宗在修止观的时候,它的所观境,它的空假中三观,其实主要是观现前一念心性,就是这个第六意识。它的理由是什么呢?它认为观第六意识有很多好处,因为它能够通前通后、通上通下。我们解释一下。

天台宗认为法有上下的差别。你看佛法界很殊胜,佛的功德法界很高;六凡法界是很广大,你看各有各的因缘,有些人造什么业,到什么果报去了。佛法界很高,众生法界很广,那你怎么办呢?

天台宗说,在佛法界跟众生法界当中,有一个贯穿佛法界跟众生法界的,就是心法,因为它通于佛,通于法,通于众生。你一念迷它就是众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间上你观一念心,你就知道你是跟什么法界相应,通上通下。

通左通右是讲时间。你看我们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那你怎么知道前生的你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前生的你就是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们讲所有走过的路都留下痕迹。我们这一念心是怎么来的?从唯识的角度就是熏习、累积,就是过去、过去、过去……有很多很多的过去就累积成现在。诸法因缘生,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过去经历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积起来,就是你这一念心。你说,欸,我为什么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过。所以,内心的功能都是由你过去的造作累积下来的。所以你要了解你过去,欲知前世因,你观察你这一念心,哦,我前生哪一方面的业造的特别多,你大概清楚了。所以,了解前生,你看你的心,因为你这一念心经历过前生,它去过前生嘛。我们从前生跑到今生的时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识是通过来的,心识是没有所谓死亡,它能够超越死亡。所以天台宗说,你观这一念心可以知道你的过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可以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来。所以它通左通右。

观这一念心,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众生法界,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现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它说,这么多法,你一辈子学不完。佛法界太高,众生法界太广;过去不可知,未来还没有出现,但是你掌握你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

那这样子讲的话,为什么本经不以一念心性为所观境呢?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去探讨。我们说明一下。其实从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说,六根当中耳根跟意根两根都特别好,但这两个有所不同。你看要讲《楞严经》,它是以耳根为入门;《法华经》就不同了,《法华经》的称性起修,它是以第六意识,它不讲耳根了。也就是说,因为《楞严经》的重点在于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我们后面二十五圆通会说),它的重点在于从假入空,返妄归真。当我们的心从生灭的心到不生灭的心,这个过程,从耳根这个门是最容易进去;但是当我们的心要出来的时候,要称性起修、广学方便的时候,那你要从意根出来。从耳根进去,从意根出来。你看天台宗它讲到成佛的方便,它是从第六意识出动。

所以,我们这一念心性跟外在的宇宙万法是两个门,是从耳根入门,从意根出门。你看,你要能够行菩萨道,你很难从耳根行菩萨道,但是你要专注,耳根特别容易专注。你看我只要听一个声音,所有的东西我都不会在意,都不会在乎了。你听一个法师说法,你眼睛大概就不会看东西了,第六意识也不会想东西,就是那个耳根它容易摄心。你听到一个音乐,听到一个声音,你就很容易被它吸引,然后其他根的功能就自然慢慢凋零。这个耳根的功能就这样子,它很容易把心摄住。所以从破妄显真的角度,耳根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从积功累德的角度,第六意根扮演殊胜的角色。这就是为什么在《楞严经》取耳根为圆通的本根,但到法华会上它是以一念心性为所观境,因为《楞严经》偏重在从假入空,《法华经》偏重在从空出假,它们两个目标不一样。这一点大家要好好地去体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而言之,佛陀讲出了六根的差别功德,他是有用意的。他的正式用意,在下一段佛陀会讲出来。

丑二、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分二:寅一、劝简略明;寅二、因疑广示

佛陀讲这个六根的功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以下正式地劝勉我们,有志于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之前,你要详细地去拣择圆通本根,来降伏我们的烦恼根本,来合所谓的知解的譬喻。

前面佛陀说,六根门头当中打的结,你要解开之前,要知道怎么解开,从哪里地方解开是最快。比如说这个绳子打了六个结,它这个结很奇怪,你打开一个结,其他五个结都打开了。那问题是先从哪里下手呢?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的,要找到一个圆通本根。这个地方分两段:第一个,劝简略明;第二个,因疑广示。

寅一、劝简略明

先作一个简略的说明,来劝勉我们要拣别六根的差别功德,你应该拣别一下。不是说随便选择,要智慧拣别。

我们看,这当中有三小段。

看第一段“校量功德”。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这以下正式地校量六根的功德。佛陀先讲出修学的目标,说,从本经的角度,我们现今希望要逆转生死的欲流。

因为六根向外攀缘是我们习惯性的动作,我们去攀缘色声香味触法,造了很多的贪瞋痴的欲望,这个叫作顺流,就是随顺我们心情。现在要逆转,逆转就等于是“返穷流根”。“返”就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穷”就是来穷尽流根(流根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而到达内心真如的不生不灭的理地。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选择六根,它的先决条件是在逆生死流而到不生灭地,是以这个角度来选择。不是要你从空出假、广度众生、积集资粮,不是这个角度,是返妄归真的角度。先按定这个目标。所以我们应当要去考验,在此等六受用根……这个六根为什么叫六受用根?因为六根有受用六尘的作用。那么到底这当中怎么判断六根?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合离,第二个是深浅,第三个是圆通不圆通。

这个“合离”就是说,六根在了别六尘的过程当中,是有合中知跟离中知的差别。合,就是外境跟六根要相合才能够产生了别。比方说鼻根,比方说舌根,比方说身根,鼻舌身三根是要“合中知”。外境要跟身根相合才能够产生了知,所以这个障缘比较多,因缘比较难具足。鼻、舌、身三根要舍弃,因为它是“合”,所以难修,因为因缘具足的时间少。“离中知”是眼根、耳根跟意根,眼、耳、意三根是“离中知”,它因缘具足的时间多,所以容易修学。首先就去除了鼻、舌、身三根,先把这三根去掉,再慢慢拣别进去。

第二个,深浅的问题。在眼根、耳根跟意根当中,这个“深”就是深隐难修,它很难了解,你很难掌控。比方说意根,你看第六意识变化很厉害,你昨天明明是这样想,今天又改变,变来变去的。从返妄归真、逆生死流的角度,你很难掌控它,所以这个就很难修了,因为它变化性太强。反过来,眼根跟耳根没什么变化,它昨天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浅显易修,它比较浅,变化性比较没那么多,容易掌控。所以,在深浅这两个角度来判定,又拣别了意根,因为它深隐难修。把意根减掉,就剩下眼根跟耳根。

眼耳二根最后又选择,“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在眼根跟耳根当中,哪一根的功能是圆通常的,哪一根是不圆通常?我们知道,眼根,第一个,你后面看不到,所以空间上有障碍。你看到前面,看到左右两边,看不到后面。第二个,眼根你也不能常常用它,你常常用它,眼睛会疲惫,它会休息,会中断。但是耳根就没有这个问题。耳根三百六十度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你白天用它来听佛号,晚上用它来听佛号,完全没有障碍,它不会疲惫。所以,从圆通跟不圆通的角度,在逆生死流的角度,耳根就变成了一个最好的。它是经过合离、经过浅深、经过圆通跟不圆通三个角度来判定,耳根最殊胜。

那么,假若我们在这个六根的合离、浅深、圆通跟不圆通的角度来判定,而选择圆通的本根,依止圆通本根当作我们的所观境来生起空假中三观,来逆转无始的这个所谓的“织妄业流”(这个“织”就是,所有的烦恼都是由妄心跟妄境所编织而成,是色心二法的和合),如果能够遵循圆通本根来起修,跟遵循不圆通的根来起修,是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功德,超过人家修一劫。事相上还是有差别。

我们再看下一段“拣择圆通”。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前面是把选择六根的判定方法——合离、浅深、圆通不圆通标出来,这以下佛陀正式要我们去选择。说我已经完备地显示这个六根湛然的理性,六根之性都是圆满的。讲到理性都是圆满,但是讲到事相,它的“本所功德”,那就有差别了。那个差别的相貌数量,正如前段的经文所宣说的。修首楞严王三昧我们应该好好地、详细地拣择这个“可入者”,就是修行的一个下手处所。你选择了下手处所,我再告诉你要怎么去修。就是你要跟这个贼打仗,到底我们是在哪里打仗,先把处所找好再来准备工具。因为你这个处所选择的对不对很关键。你选择对了,你很轻松,又很愉快,效果又很好;你处所选错了,你修了半天却很难进步。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说,先把处所找出来,我再告诉你怎么修行。

我们看最后一段“入一解六”。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这个地方就解释说,如果就着十方如来在因地起修的时候,十方如来在因地起修都是成就初地以上的自在的智慧,也就是证得了我空法空的真如,至少是圆教初住以上,所以他法法圆融。在十八界当中也不一定要六根,他选择六尘也可以,选择六识也可以。在十八界当中每一个法都可以当作下手处,就能够成就圆满无上菩提。这当中没有所谓的优劣的差别,因为初地以上的菩萨已经证得了法空的一部分的功德。

但是阿难尊者跟我们凡夫,和十方如来不同。我们生死凡夫还没有入了圆教初住以上,我们根机是下劣的,我们法执犹在,未能成就圆满自在的二空的智慧。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去了解,佛陀也必须要去宣扬六根的差别,使令我们在六根当中去选择圆通本根,去一门深入。只要在一根当中回光返照、破除虚妄,那么其他的六根都能够圆满清净。六根是有相通性的,你一根把烦恼破坏了,其他五根的烦恼都破坏。这个观念,我们下一堂课再作一个补充说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六零福宝要拯救破碎山河家园
重回六零福宝要拯救破碎山河家园
重回到六零年,苏幼宁看着还在世的亲人喜极而泣。手握剧本和空间,自己再不会让家族重蹈覆辙。暂时是女主单人本,没有存稿想到哪写到哪。
摇摇不摇摆
风水大天师
风水大天师
我出生那天,我家院子周围落下了十八道雷,有个姓胡的算命先生说,我是个天生妖胎,每隔四年劫难应验,不是我死就是别人死,那个算命的先生抱着我刚离开家,走到村口的时候就应验了我的劫难,突然暴毙而亡了。
城南江客
与幻想乡少女的日常
与幻想乡少女的日常
一位陌生旅人的来到,给幻想乡的少女们带来一些有趣的故事。总体发生在所有异变之后,基本以日常文字为主,其主线是为主角无意识的寻求回家的道路,从而结识到少女们的故事,在这之中会与多人都会有交集,所谓幻想乡,就是这样子嘛,喝喝小酒,聊聊天,打打架什么的,不过......这里面处主角外,我稍微引用了某个幼灵梦里的几个角色,还望各位有什么不足之处可以多多指教,我感激不尽!
墨修卡
计缘的作文
计缘的作文
在生活中会经历非常多的事情,多的需要用一支笔和一张纸,记录美好的时刻,也可记录经历,但是我的随手一写,却是无人叹不悲的,是的,作文记录的开始便是属于我的一●一二事件,以及后续作文的合集,并没有写的很好,只是记录琐事与宣泄情绪压抑,那么接下来请诸君欣赏
计缘君
斗破:万界百花录,从小医仙开始
斗破:万界百花录,从小医仙开始
【不废柴+不拖拉+紧张刺激】什么刺激自行理解苏玄穿越斗破世界,觉醒万界百花录,收集成功可获得大量奖励。“叮!恭喜宿主开启新手大礼包,获得功法九幽吞天决。”嘴对嘴帮小医仙吸收毒素,俘获芳心。从小医仙收集成功开始。之后又收集云韵,美杜莎,雅菲,纳兰嫣然......苏玄名言:我不喜欢美女,我只想给天下所以美女一个家,我不想让她们孤单。百花录不止于斗破,还有遮天,完美,大主宰等诸天女神等待收集
念不及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