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院门前,木做的门是半开着的,一眼望进去,没看到什么人影,只能看到院里有口水井,水井旁还放着一个水桶。
水井在这个时候也是个稀罕物,没点钱都打不起,一口水井打下来都要十二两银子,赵言想了想自己辛辛苦苦卖药材才赚了一百多文钱,而且还一下子花光了的事。
这井是打不起一点啊。
赵言曲起食指敲了敲门,默默等了一会。
没人出来。
“村长,王婶,有人在家吗?”
一直敲门也不是个事,赵言想了想觉得还是自己太过于局促了,在农家还是要靠大嗓门。
这不,这才喊了一声,屋里就有人出来了。
一位穿着棉布做的衣裳看上去大约二十五岁的妇女抱着孩子出来了,一眼看见在门口傻站着的赵言。
忍俊不禁道:“你有啥事啊,小兄弟,我爹出门了不在家,我娘倒是在家呢,你快进来吧,有啥事屋里头说。”
通过她的穿衣打扮以及称呼,赵言判断她是村长儿媳妇。
村长总共三个儿子,没有女儿,所以面前的妇人一定是儿媳妇。
看年纪大约是小儿媳妇,毕竟村长年纪比赵大河还大上一岁,儿子肯定年纪也不小了。
他爹说过村长小儿子是老来子,看来面前的是小儿媳妇无疑了。
“冒昧打扰了,我是赵言,今天来是想送些柿饼以表村长对我们家的帮助的。”赵言笑着说道。
妇人还未开口说话呢,就听到屋里的声音。
“嗐,你们也忒客气了,这有啥,怎么还专门送东西来了,家里不还困难着呢吗?”屋里的王婶听着外面的声音就顺着出来了。
一出来就听到赵言说来送东西。
赵言家的情况她也知道,不容易啊。
怎么还送东西呢,自己不缺这些,可赵言家缺的很啊。
刚刚断亲那一阵,她都和老头子说了几次赵言家日子难过,也送了一回东西过去。
可自己家也要过日子,东西不能一送再送,老头子也说赵言家过的还行,凑合着过现在也能吃饱肚子。
这才让王菊才安心下来。
这突然间的,赵言怎么还送东西来了呢。
“王婶,这是应该的,你们帮了我们家这么多,这柿饼是我们家自己琢磨做出来的,味道还行,不值什么钱,也就是给你们也甜甜嘴罢了。”
“您可得收下啊,不然我回家也没法和爹娘交差。”说着赵言就把这包着的柿饼往王菊手里塞。
王菊被赵言孩子气的话逗乐了,“行行行,王婶不为难你,既然是你们自家做的,我就收下,这家里有什么困难的,就来王婶家,我让老头子给你们做主啊。”说完亲昵的拍了拍赵言的手。
王菊本就喜欢读书人,赵言虽然现在不去书院了,可还有童生的功名在身上呢。
这不去书院的原因她也一清二楚,还不是赵家那群偏心眼的闹的,多好的孩子,被他们害成什么样了都。
赵言年纪和她孙子差不多大,又会读书又懂事,王菊不由得心疼赵言。
可自己是个外人,不能插手太多,也就偶尔搭把手罢了。
看王婶松口收下柿饼了,赵言也是打心底高兴。
“这都快中午了,你在这吃个午饭吧,正好这饭也做好了,你也别和婶子客气。”王菊是真喜欢赵言这孩子。
“王婶,家里也做好我的饭了,我就不留您这吃了,您留步,我先回家了。”说完,赵言转身就跑了。
反正柿饼已经送了,今天任务已经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