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百五十六章 刘基缺乏政治敏感(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毛骧听闻,眉头微微一皱,旋即不动声色,靠近了一步。

顾正臣看着刘基,余光扫了一眼毛骧,正色道:“诚意伯说笑,我一个个小小七品知县,如何敢招用伯爵府中少爷做师爷,此事还是休要提说。”

刘基再次争取:“县衙事务繁忙,身边没个师爷……”

“诚意伯!深秋,起风了。”

顾正臣打断了刘基。

再继续说下去,刘基很可能活不到洪武八年。

知县可以自由聘用师爷作为幕僚,师爷不吃用朝廷俸禄,非朝廷官制中人,由知县供给钱粮。

在大明中后期,大明府州县主官,只要能支给足够的钱粮,就能招募到师爷,比如明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南第一军师徐渭,他就是胡宗宪请来的师爷。

但在大明开国初期聘用师爷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除非好友故交,知根知底,有名望,还得有些家底,否则,主官很难聘用到师爷。

这与时代的特殊性有关,大明开国仅仅六年,读书人数量还没跟上来,元末明初正是读书人青黄不接的时候,最让朱元璋头疼的是,乡野民间不少读书人不愿意侍奉大明朝,不想当明朝的官,哪怕是朝廷连试科举三次,有水平的读书人出来的却不多。

连给老朱当官都不愿意,还给人当师爷,开啥玩笑。

不过有人确实脑子不开窍,这边拒绝了老朱的当官邀请,转头就跑去给人当了师爷的人是真有,比如现任苏州知府魏观的师爷高启。

当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魏观和高启明年就会被老朱腰斩了。

这事还真不能完全怪老朱小心眼,作为帝王,邀请你当官你不当,不和新王朝合作,这没啥,你回家种地就是了,放你走,可你转身给一个知府当了师爷,这让老朱怎么想:

我老朱,堂堂大明天子,还不如一个知府?

我不要面子的吗?

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这就是老朱的逻辑。

而刘基此时此刻,正在犯“高启”的错误,你儿子有才,你就赶紧送给老朱,没看老朱手里缺人手?

不把人才送老朱,送一个知县当师爷,你这是想干嘛,若是老朱多想想,你这条命还能活多久……

刘基看着旁顾其他的顾正臣,无奈地叹了口气。

现在诚意伯府已经被掏空了,老朱连俸禄都给停了,要不是家里人少,老家还有点地,怕是要走上穷途末路,如今情势危急,若是能借顾正臣之手,搭上东宫的线,说不得诚意伯府还有一线生机,至少在自己死后,家人还能保住性命。

可看顾正臣的意思,他并不打算帮这个忙。

刘基没有再为此事开口,转而与顾正臣谈论起河流疏浚一事。

毛骧跟在不远处,始终沉默。

午时,顾正臣设宴招待刘基、毛骧等人,不过都是一些客套话。

俘虏安置很是顺利,剩下的便是生活物品的置购。这一批俘虏并不是穷光蛋,和移民政策一样,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笔“安置费”——五贯钱。

这笔钱不算少,除了购置锅碗瓢盆、棉被棉衣等物,还有诸多剩余。句容县城的耆老带了一些蔬菜看望,还不忘叮嘱几句要守法,做良善的顺民。

倒是户房中人忙得有些冒烟,尤其是骆韶,可谓绞尽脑汁给这群俘虏入句容户籍。

鞑靼俘虏入句容户籍,可不是俘虏报名,户房记录这么简单。

朱元璋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帝王,在处理蒙古族时,也有着非凡的智慧,他不追求对蒙古族群的彻底斩尽杀绝,只是追求消灭足够威胁大明王朝的元廷力量,对于那些臣服的,投降的蒙古族,包括还在元廷之中的蒙古人,优先进行拉拢、转移安置、重用、游说,然后才是肉体系消灭。

对于鞑靼俘虏,朱元璋有着明确的治理理念,就两个字:

同化。

蒙古是游牧民族,属外夷,外夷入中华则中华之。

老朱规定:

大明境内安置的蒙古族人,不允许穿着蒙古族服饰,一律着汉家衣裳;不允许说蒙古语,一律说汉语官话。蒙古族人内部,不能相互婚配,蒙古女子需嫁给大明男子。

还有一条,所有关内蒙古族改汉姓。

改姓,这是最让骆韶挠头的,这群人没文化,姓起的那个随意,让人有些绝望,有改李、张、王、赵的,也有不走寻常路的,比如我姓忙,也不知道你在忙什么,还有姓铁,名真的,往中间塞根木头,你还能征战天下不成?

最无语的是自己不会起姓,还非要找个尊贵的姓靠,啥,你想姓朱,排行老几,老八啊。

小子,你有几条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